第156章 甘露七年-《衣冠不南渡》
            
            
            
                
    第(1/3)页
    而说沙州当今最富裕的地方,那自然是非敦煌莫属。
    当诸葛绪来到了敦煌的时候,他是真的被吓了一跳。
    若是说龟兹等地他还能认得出来,而敦煌的变化之大,就实在是太惊人了。
    敦煌周围的几条道路上,常常能看到那成群结队的商贾,而进了城池,则是人山人海原先从巴蜀所迁来的那些大族,基本都在敦煌落了脚。
    敦煌人口暴增,在诸葛绪离开后的这些年里,曹髦也没少往这里迁徙人。
    再加上人头税的免除,这敦煌竟是格外的热闹喧哗。
    大街上所能看到的都是光着脚跑来跑去的孩子。
    仿佛整个城池都被孩子给挤满了。
    越是往洛阳走,变化就越是大。
    人来人往的道路,能堵住城门的商贾长龙。
    城内人挤人的盛况,城内两旁都是高耸的各类商肆,应有尽有,满大街的商贩叫嚷着。
    诸葛绪都惊呆了。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他所能想象到的盛世了。
    便是后汉也不过如此吧??
    这才几年啊?
    诸葛绪这一路上所感受到的震撼,简直比去贵霜时所感受到的还要多。
    长期待在这里的人或许是意识不到这种变化,但是像诸葛绪这样长期离开,忽然回来,就能发现其中的巨变。
    他都无法形容出来,但是自己离开之前的大魏确实不是这样的,而此刻,时间也来到了甘露七年
    而此刻的曹髦,正在鲁芝的府上。
    在今年,尚书鲁芝也要正式卸下自己的官职,开始养老。
    鲁芝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在这几年里,他的贡献极大,整个尚书台对他的功劳都是服气的。
    曹髦坐在上位,看着一旁的鲁芝,正认真的跟他商谈着国库的财政情况。
    鲁芝的脸上写满了得意。
    如今的老臣们,大多都是如此。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能活着看到如今这样的场景。
    看着盛世一点点浮现出来,众人都是觉得不可思议,心里又有别样的自豪和得意。
    他们也实在没有想到,到了晚年居然还能有这般的成就。
    往后要说起甘露之治,谁不提他们一句呢?
    当今的国库并没有如当初预料的那样出现大崩盘。
    在不断的清除大族门阀的工作中,国库连年盈利,事实证明,只要你能收的上税,那人头税就不是必要的。
    若是如明朝晚期那般,乡绅们的收入比国库还多,那收再多的人头税也没有用,只会逼反无数个邮差,而皇帝若是强势,敢对大族乡绅们下手,那不用缴纳人头税钱也够用。
    迁徙令到如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两次。
    效果显著!
    大量被隐瞒的耕地和人口重新回到庙堂的手里,而加上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庙堂每年的收入都在不断的增加。
    这些时日里,曹髦也没有再继续对外作战,军队也在不断的裁剪,国库越来越富裕,很多政策都得以施行。
    而最根本的,也就是粮产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