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官吏教育等不得-《大明第一臣》
            
            
            
                
    第(2/3)页
    李善长冷哼连声,都到了这时候,还想让老夫替你说话不成?
    而且你的问题可不只是修书不行啊!
    “崔亮,你管的是礼部,你知道这一次礼部有多少人不合格吗?”
    崔亮怔了怔,李善长干脆道:“一共有二十七人,乃是各部之冠,你可真是了不起啊!”
    崔亮大惊失色,“怎么会这么多?下官,下官可是没有回答错啊!”
    李善长干脆冷笑,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东西?
    “你堂堂礼部尚书,要是连大明的国策都不知道,你就该死了!难道你还挺高兴的?礼部这么多废物,你到底是怎么当的?”
    崔亮错愕,老脸也不由得红了起来。
    李善长也不听他废话,直接道:“你现在可以回乡,好好自己想清楚了,别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想!”
    就这样,一部尚书,再次丢官罢职,灰熘熘滚回了家乡。
    这事情有点麻烦,因为正常情况,吏部考核,是决定官吏升迁调度,如果吏部觉得你不行,罢免回乡,是能拿到一份俸禄养老的。
    毕竟吏部是说你不适合当这个官。
    可门下省不一样,是针对官员本身,不是官位的问题,而是最最基本的资格都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扒下了官衣,就连俸禄都没有了。
    好在回乡之后,还有一块土地,可以老实耕田度日。不用为五斗米折腰。
    你们可以回乡当陶渊明去了。
    以教化着称的礼部,自尚书一下,差不多三十人,一起被扒了官衣……还想教化别人,连自己都考试不合格,简直丢死人了。
    羞耻程度简直相当于当了几十年和尚,突然儿女双全。
    礼部成了笑柄。
    而有一个衙门,羞耻程度,也能跟礼部相提并论。
    翰林院那边,竟然也找出三个不合格的。
    翰林学士宋廉几乎气得昏过去。
    翰林院,整个大明,学历最高的地方,也出了不知道国策的废物,而且还一下子冒出三个。
    宋廉觉得自己被接连暴击,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翰林院不同于礼部,宋廉虽然是掌院学士,但是其他翰林官并不是言听计从。也正因为如此,宋廉也没有被牵连。
    但宋廉也气得要死,虽然进了翰林院,我就不大管得到。
    但是不要紧,我可以不让你进翰林院!
    宋廉直接告诉其他人,不要为了所谓百家争鸣,放一大堆腐儒进来,尤其是那些理学儒臣,食古不化,他们不愿意跟上来,就立刻赶走!
    不但要逐出翰林院,还要剥夺他们的教书资格。
    一脑子浆湖,不要湖弄下一代了。
    翰林院虽然对翰林官没什么约束,但是翰林院却管着天下的老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