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节 人口问题【第一更】-《大唐第一庄》


    第(3/3)页

    “从今天始。两县归京兆!”李二一句话就等于将两县划归李元兴名下:“再加一个,蓝田县也归他了。立即准备文书,趁五郎还在长安的时候,就要让他签押!”

    大唐的公务圣旨,根本就没有什么皇帝诏之类的,倒很象后世的公文。上面有各部门签字,发文单位备案情况,以及宣旨的人是谁谁等等。单张的圣旨,其实就是皇帝的一份手书纸条罢了。

    蓝田有多穷,穷的可怜。

    如果说户县是年年旱,那么蓝田就是今年涝明年旱,可以说是天灾不断。

    这两县不仅是天灾,因为都在秦岭山边,野兽之类的才是庄稼的另一个大害。特别是野猪入田,那是毁灭性的破坏。

    圣旨到天策上将府的时候,李元兴正准备回秦王庄呢。

    一看到圣旨,李元兴愣了。

    “老魏、老杜,你们认为蓝田是穷县。本王听说,那和氏壁就是蓝田玉,蓝田出玉,而且都是上等好玉,穷吗?”李元兴一百个不理解。

    杜如晦与魏征都笑了。

    “成了,反正这圣旨本王先收下了。”看两人笑,必须是有原因。李元兴先是签收了这圣旨,然后说道:“陪本王同车,一起回秦王庄。”

    “臣下不去了,天策上将府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魏征心说有杜如晦作说明,和自己没什么区别。李元兴听到魏征不去,靠近魏征小声说道:“本王交待秦琼将军那件事情,你有空了去聊一聊。”

    魏征点了点头,作了一个杀头的手势。李元兴说道:“很好,此事不得有误!”

    在回秦王庄的路上,杜如晦说道:“殿下,和氏壁出自葱岭,古昆仑山。也有传闻是出自楚山。名为蓝田玉,却不是京兆这蓝田县,只是一个巧合罢了。臣下以为,出自楚山更可信一些。”

    “杜公继续!”

    李元兴让杜如晦继续讲,藏区甚至往中亚去了,而楚山就是现在武当山东南,江西地界里。原本李元兴一直认为,和氏璧是蓝田玉,应该就出自蓝田。

    “和氏壁是软玉,蓝田也有些许似玉的美石,但却还不是玉,只是石。是硬石。”

    “只是名字有了巧合?”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正是,和氏壁也却有蓝田美玉之称。臣下家中有一汉代古玉,圣上也派人在蓝田去查证过,仅仅是名字上的一种巧合。所以蓝田无玉,仅有些奇石罢了!”杜如晦说的肯定,李元兴也相信杜如晦说的不是假话。

    (注:玉石这段有史可查)(未完待续。。)

    ps:  晕了,应该写在这里。

    玉石这部分,根据明《天工开物》有过记载。然后现在的蓝天玉是石质玉,硬玉。古蓝田玉与现代的蓝田玉,并不是一种玉。

    查了许多资料,没有找到蓝田县玉矿的开采历史。

    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汉开采过的,是接近玉的石头。以及,来自江西一代的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