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9节 舆论施压百济使节-《大唐第一庄》


    第(2/3)页

    这么一解释,渊盖苏文听明白了。

    那黄牛又说道:“贵客您怕是不知,那边领号牌的已经排到了十一万号。每天可以办理借阅证的只有两百人。就算是过上几天这里正式开园,受训的人来这里作事,也不过一天能办理一千个人。或许,几百人也说不准!”

    渊盖苏文一听,头发一阵发麻。

    “这里是一万九千号,只要您三十五枚秦王钱,杂钱不收!”

    一万九千号,按现在的进度,就算是过几天可以增加人手,渊盖苏文心说,这已经一个月时间过去了,这当真是等的什么事都错过了。

    “多谢,我身上没有秦王钱。”渊盖苏文用大唐的礼节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那黄牛也不介意,又去找另一个买主了。

    渊盖苏文回到迎宾苑,打算从鸿胪寺想一想办法了,他在高句丽的身份虽然不低,但在大唐未必管用,需要先找高句丽使节崔太大兄去想一想办法了。

    等渊盖苏文走回迎宾苑之时,天色已晚,鸿胪寺办公的人员已经离开。

    无奈,只是等到明日了。

    次日一大早,渊盖苏文就来到高句丽使节的门前,正准备敲门,却听到里面传出来骂声:“蠢货,就算是一只低贱的老鼠也比那蠢货更聪明,这样的话他竟然能够说出口,这样的蠢货来到大唐,他只会连累我们大高句丽。”

    “太大兄!”

    渊盖苏文没有敲门,直接就进了房间。

    “你看看,你好好读一读。想一个方案出来应对一下,怕是那个蠢货此时还在窃喜,以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不成。”

    渊盖苏文看到的就是长安报上那份百济使节讲述东市事件的记录。

    “这些话,不值得您发这么大的火呀!”渊盖苏文心说,只是打了一个大唐平民,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个复杂,却也不是什么大麻烦。纵然是在大唐长安令那里,也不过是罚些许银钱罢了。

    “哼!”高句丽使节冷哼一声,将其余的报纸扔在渊盖苏文的面前。

    长安报上,仅仅针对百济使节的口述一字不差的印上了那天有百济使节签字的记录。

    然后,就是几份政论,就是关于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的文章,却也没有什么硬货,倒象是抛砖引玉之作。

    再看其他的报纸。另两份大报,京兆百闻报与长安城报,分别在头版头条各自出了一份配图的文章。

    京兆百闻报上详细的阐述着大唐的服饰礼制,从各等阶的衣服,鞋子。包括扣子,配饰都有详细的讲究。最后的一句总结语,更是道出了京兆百闻报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大唐的百姓富足,金银丝绸已经不是只能在货架看到的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要知礼,州县的官员应该教百姓知礼。

    渊盖苏文隐约间感觉到了这事情不简单了。

    “那蠢货打人的理由就是,服饰僭越!”高句丽使节气呼呼的说了一句。

    渊盖苏文再翻另一份大报,长安城报,长安的百姓称之为城报。上面的文章写的却有些针对性了。中心思想就是,以材料有等阶的限制,本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倒退,难道大唐的百姓只能穿破衣吗?当大唐丝绸产量可以让人人都穿上丝绸的时候,百姓也是大唐子民,难道大唐子民不能享受这种富足,却在依旧穿粗麻布衣吗?

    那么。这种富足的意义何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