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节 官场大换血【第二更】-《大唐第一庄》


    第(3/3)页

    “臣弟需要一个总管天策上将府与秦王府的人,官名无所谓,怎么也要给一个从二品。叫少保,还是什么的都无所谓。”

    “房公最多在你那里任职一年!”

    “贞观三年元月初一为止,有一件大事需要房公去办,所以这人皇兄得给我!”

    李二没什么意见,当下就答应了下来。

    “最后,臣弟要在皇家学院挑选优秀学子八人至十二人。”李元兴又提意见了。

    “随你!”李二心说,你能挑八百人也行,你秦王府还没有不干事的人,只要不累死,活着从秦王府出来的全都是人才。

    吃亏了!王及善与崔君肃对视一眼,他们真心不愿意把房玄齡给放走。

    按现在的政权布局,李靖就象是一辆狂奔的战车,魏黑子就是最优秀的后勤部队,而且还能在关键的时候,给李靖这辆战车加点力。

    这个时候就显得房玄齡的重要了,房玄齡就是这辆战车的刹车,还能有方向盘助力的作用。失去了房玄齡,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才行,看来他们还需要消耗巨大的脑力,以及与各世家协调关系了。

    谁想,李元兴突然开口说道:“王给你们推荐一个人。”

    “殿下请讲!”

    “杨师道,这个人有才能,而且这个人最适合,也是你们最想要的。”

    杨师道,前隋宗室子弟,是杨广的侄子。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李元兴推荐的才能。

    王及善与崔君肃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觉。

    杨师道好呀,这个人是绝对的中立派,他来作这个秘书长,绝对是最适合的。

    “好了,接下来论到王讲话了。”李元兴指挥着叫人架起幕布。

    最先显示的一处正在兴建的码头,李元兴指着幕布说道:“这一条,叫广通渠。它的来历不需要王说明了吧,前隋文帝修这条渠,作用极大。武德初年,大唐长安城消耗不算大,所以这条渠用处也不大。”

    说到这里,李元兴示意户部讲解:“贞观二年前半年,长安消耗了多少粮食?”

    “某以为,应该先从武德九年讲起。”崔君肃提出了要求,李元兴点头同意之后,崔君肃抱着一推资料上了台。

    “武德九年,长安的人口数常住为四十五万三千人,可以说是除了强汉之外,人数最多的都城。外来客商占了十三万五千人,这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也是各州县商品流通所需要。武德九年,长安消耗的粮食为,三百多万石!”

    崔君肃开场白之后,竟然把自己的资料摆开放在条桌上。

    ps:第二更。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