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节 腊月二十八-《大唐第一庄》


    第(2/3)页

    李元兴与柜爷脱去了长袍,换了上紧身军装,李元兴提着一个篮子,开始的柜爷去粮仓,就专门扫那些粮仓的角落,特别是在空仓之中清扫角落。

    快过年了,整个秦王庄为了准备过年,人都是忙的脚不粘地,庄内也不需要有亲卫时时跟着保护,李元兴身边一个人也没有,秋香还在书房给李元兴整理在全大唐推行技术种田的资料。

    柜爷身旁有选了两个亲随,都是前隋官员家的孩子被贬为奴隶的。

    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倒是极聪明的,柜爷给安排了一些课程,两人正在苦读文书写作这一方面的书籍,并且努力练字。将来柜爷可以指望着这两人帮他写表章,整理文书类材料呢。

    所以,这会难得闲下来的两个人,准备喝一碗腊八粥。

    秦王庄门房,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门口,有小吏递在拜帖。淮南道李神通、岭南道冯盎、河东道独孤傲。三位封疆大吏到访,门户的守卫赶紧把人往里迎,叫人准备热茶。

    冯盎笑着对李神通说道:“秦王殿下这里倒是特别,无论来的人是贵为公爵,还是贩夫走卒,从来没有叫人在门房等的习惯,都是将来迎入庄内,专门设置会客厅休息,至于在那里见,这才依身份有个区别!”

    独孤傲也说道:“某三年没进长安,长安变的已经不认识了。秦王殿下之智,只是听我那侄儿数次提及,却一只没有机会在政务之外的事情上说过话。过了今年某就准备请辞,年龄大了,这头脑也不及年轻人灵活,河东道让有能者治!”

    独孤傲的侄子,就是独孤修德。

    “京兆尹为何不来?”李神通问道。

    “他说随李药师与秦叔宝同来,早上还有一些公务要处理。那程小子说要在秦王庄吃午餐,所以必然不会拖过午时。”独孤傲笑着回应。

    几人进了会客厅,一杯茶喝到凉,这才看到秦王府小吏急急的跑来。

    “三位贵客请再坐一会,我家殿下不在花园,只听说去了粮仓,这已经派人去找了。”

    “不如我们直接去找!”李神通提议道。

    三人都是贵过不可及的贵人,小吏派人在前面领路,往粮仓去了。

    秦王庄粮仓,正有小吏将一个空仓的门关上,李元兴提着篮子与柜爷站在门口数着。远远的就听到柜爷在说:“这已经有四种豆,两种米了。没有红豆是不行的。”

    “皇叔、五郎,好兴致!”李神通大步的走上前去。

    “这是?”三位总督都是不解。

    李元兴倒是没有想到会来客人,提着篮子张嘴就编起了故事:“爷爷说,当年在打仗的时候,到了年关之时,天寒地冻,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吃食。就把粮仓扫一扫,找了些墙角,土坑里的粮食,洗一洗干净。煮碗粥好过年。”

    李元兴是笑着说的。而柜爷却是一脸严肃:“想当年武安君亲身扫仓,为军中士卒煮粥。意有三,一为告诉军中年轻士卒,人要懂得节俭。二是为了教育军中士卒。吃得是百家饭。不要忘记百姓一饭一衣之恩。三是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

    听柜爷说的严肃,三位总督都是带兵的人。

    仔细起过之后。无一不认同。

    秦王庄从最初的秦王、贤皇扫仓,再到三位总督。时至中午的时候,大唐正二品的武将就有十几位,三品、四品的武将几十位。

    从李元兴一只小提篮,再到几位年轻一些的将军背着大筐。

    从扫仓再直接装粮食,再到挑选最精致腊八粥的材料选择,最后连李元兴的冰糖都装了一提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