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 国公之心-《门阀赘婿》


    第(3/3)页

    梁朝亲王家的儿女们,并不一定都是郡王、郡主,那是需要皇帝册封的。而皇帝往往不主动册封,需要亲王选送世子,经皇帝御审,果然是个不错的人,才会册封郡王。

    当然,皇帝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否则也不会出现鲁山郡王赵晃那样的皇族大混混。

    一个亲王家里,一般情况下只册封一个郡王。特殊情况下,比如立下战功,皇帝老儿一高兴才会再册封一个。

    郡王绝大部分是嫡出,偶尔也有庶出,比如安西郡王赵挺就是庶出,而且他还是福王家第二个郡王,是陈太后因功册封。福王正妃过世,赵挺的母亲才扶正。也就是那位曾与睿王媾和的西门王妃。

    郡主的情况与郡王差不多,比如盛王家七郡主赵裙,她其实不是正牌郡主,之所以这样称呼,只是对亲王女儿的一个尊称。而赵玲珑则是浔阳郡主,那才是皇帝册封过的正牌郡主,她们的月俸都不一样。

    所以唐灵儿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犯了难,如果给孩子改了姓,皇室是绝不会册封的。

    郡主倒在床上,想了半天道:“大妞姓唐。按照你说的,名字叫苏。”

    “糖酥……”苏御苦笑:“听起来挺好吃的。”

    其实苏御有心留个孩子姓苏,可为孩子考虑,还是决定姓赵。

    郡主也是这样想的,她想让一个孩子姓唐,可又期许郡主爵位,两难之下她才气恼,可她干生气也没辙。

    梁朝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他们认为女儿生出来就是别人家的人,只是在自己家里寄养。这种情绪表达在名字上,往往女儿的名字取得比较随意。什么娟儿啊,婷儿的,感觉顺口就行。

    一阵纠结,最终她确定闺女叫赵糖酥,儿子叫赵祯。

    “赵祯?”苏御一愣神:“咱能不能换一个?”

    苏御想到了宋仁宗赵祯,可唐灵儿并不知道,她语速很快地说:“不换,这是我昨天梦到的。梦境里他自称‘知恩’(zhen)儿,我今个把‘知恩’字找了个遍,就觉得这个字最好。”

    “哦…,好吧。”

    唐灵儿有些纳闷:“你觉得这字不好?”

    “嗯…,其实也没什么。”苏御挠了挠头,随即笑了笑:“就这样吧。”

    名字确定下来,苏御去给孩子办户籍册,又去内侍省领了两块“金牌”回来。其实不是金子做的,是青铜,崭新的青铜看起来金灿灿的,大家都叫金牌。

    回到家,在门口听唐灵儿对孩子说话,唤儿子唐祯,女儿唐酥……

    苏御推门一看,原来郡主是在说梦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