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 古月山揭秘 雁教主震惊-《门阀赘婿》


    第(1/3)页

    锦绣太行山,绵延七百里,聚奎山只是其中一峰,距离晋城差不多一个时辰的脚程。

    聚奎山并不很高大,名气也不很响亮,最起码照比同在泽州的隗山和马牢山名气小了很多。

    但这里毗邻泫水,距离城市也近一些,倒也更适合居住。更关键的是,聚奎山需要时常与江湖接触,若住得太偏远,难免消息闭塞。

    雁教主带钱回到聚奎山,同时发下江湖贴,召唤神教弟子归巢。当听说老巢被血洗,真的有弟子不远千里而来,其中包括三师兄“神算子”古月山,还有空字营一些骨干弟子。

    那些弟子的武功或许并不很高,但他们都与古月山相似,善谋划布局、机关暗道、摆阵破阵。最爱研究《鲁班书》《墨子》《奇门遁甲》。

    有三师兄和诸师侄的帮忙,雁悲鸣觉得轻松许多,虽然双神殿还没完工,可住宿区已经修缮完毕。

    神教被血洗之后,来聚奎山送孩子的人明显少了许多。可过不多久,又有人把孩子丢到神教门口。

    有襁褓婴儿,也有稍大一点的孩子。

    面对那些能听懂话的孩子,家长骗孩子留在门口,而家长就躲到密林之中,盯着门口的动静。

    正如传言,门后会走出一个女人,她蹲到孩子面前询问几句,随后便把孩子带进山门,这时家长才会抹泪离去。

    能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大多是养不起,而又不忍心卖给妓院或人贩子。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妓女、寡妇、未婚女子意外产子,而又不忍心掐死、溺死、饿死。总而言之,能把孩子送到这里的,还算是有点人味儿的。

    为何不卖给富人家当小厮、丫鬟?

    在穷困的梁朝,想去富人家当小厮丫鬟的人比想象中要多很多。富人家一般不用花钱去买丫鬟小厮。而需要花钱雇佣的,都是能力较强的,认识字的。而普通干活的小厮丫鬟,一抓一大把。

    人贩子收孩子,给的钱也不多,他们也不会给孩子们吃什么好东西,只要不饿死就行,长途跋涉带去大城市卖。长得好的,骨架大的,能卖好价钱。成色差的,只剩下最后一两个卖不出去,人贩子就把他们丢下,继续去乡下收孩子。

    而卖不去出的那些大多饿得将死,人贩子撂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所以死在人贩子手里的孩子也很多。

    在苏御看来,在这食物短缺的年代,有的人活得不如动物。不如冯瑜怀里的小白狗,更不如经常有肉吃的松狮犬——完颜清经常给她的爱犬留些带肉的骨头。

    这些狗的生活比穷人强许多。

    苏御特别佩服雁师姐,能收养那么多孩子,更可贵的是连残疾孩子和婴儿也收。而这是红黑神教的传统,几代人都干这件事。在苏御眼里,这就是一个办实事的慈善机构。所以苏御很愿意向聚奎山送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