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八大晋商的大商队(一更)-《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3)页

    “我们必须争一把,他们南下,我们北上!以利对利,以商抗商!南北谁胜谁负,交给本事来说话!诸位,晋商未来,在此一举!若你们不敢为,日后可不要后悔!”

    乔贡看了一眼曹有山,然后对常千里说道:“事情已到这种地步,可就要重新谋划了。出关的勇气我还是有几分的,只是常兄,我可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安全,如何保证安全地回来,你且说清楚。”

    常千里自信地说道:“说来也简单,大鱼可以吃掉小鱼,鲨鱼可以吃掉大鱼,若我们本身便是鲨鱼,呵呵,谁能吃得掉我们?鞑靼、瓦剌虽乱,但他们也清楚一点,偶尔抢下零散商人无所谓,但对于大商人,大商队,他们绝不会痛下杀手,洗劫一空。”

    “只要诸位愿意,我们八家晋商联合,组建一支超大商队,雇佣一些护卫,安全之上绝无问题。若只靠我常千里一家,别人又岂会给我面子?”

    曹有山沉思,常千里说的方法是可行的,鞑靼、瓦剌这些蒙古部落,他们有时候是暴力的,不讲理的,但对于商人,整体上是友好的。

    只要壮大了商队规模,带足够的货物去,他们是绝不会杀人的。

    因为他们也清楚,一旦这些大商队没人回去,那日后将再没有人敢进入鞑靼、瓦剌境内,他们需要的货物,也就只剩下抢劫一条路了。

    可眼下他们自己的内斗都没结束,哪里还有勇气去大明抢劫?

    “我出关,亲自带队!”

    曹有山决定道。

    侯西域见状,喝了一杯酒,叹了酒气,微微点头道:“我们总需要为晋商做点事,那就去吧。大漠风沙,草原无际,总还是令人怀念的。”

    乔贡等人也纷纷表态。

    抱团不止是暖和,还安全,而且,利大。

    这是八大晋商的首次联手,也是大明商业财团的雏形,他们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一次又一次的联手,改变的不止是晋商,还有大明的政治格局。

    大同都司衙门中,武定侯郭英看着汇报情况的常千里,目光中有些愤怒。

    “大商队是唯一可行之法,若非如此,草民与其葬身大漠,还不若死在大同,还请都司应允。”

    常千里跪求。

    郭英没想到常千里会把动静搞那么大,原本只是想让他带一支商队进入北地,探查情况,他倒好,现在要带八个商队组成的大商队北上!

    一个商队至少需要两百人,他带着一两千人浩浩荡荡北上,难道就不怕被鞑靼、瓦剌当做大明军队砍死?

    如此规模的商队,其货物量必是不少,若是壮大了鞑靼、瓦剌的力量,岂不是砸了大明的脚?

    郭英是军人,不得不从军事层面来考虑。

    “你且退下吧,容本都司思虑一二。”

    郭英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在常千里退下去之后不久,安全局千户顾云便被召入都司衙门,郭英将大商队的事说了个清楚,道:“此事重大,我们需要请示皇上。”

    顾云思考了下,道:“都司大人,此事请示很难,纵是动用飞鸽传信,也难保成功,距离太过遥远,而且此事涉及机密,一旦消息走漏,很可能会功败垂成,到时候没人可以承担起结果。”

    飞鸽传书,几百里内还好说,成功率高一些,但大同距离京师超过两千里,这个距离成功率就太低了。

    别以为鸽子点对点的单程传递就安全了,它也很可能“因公殉职”,没办法,无论是后世还是大明,打鸽子,吃鸽子的人一直都存在……

    “那就八百里加急!”

    郭英不敢擅自决定,咬牙道。

    顾云叹了一口气,道:“大人,往日八百里加急还好说,如今黄淮受灾,道路难行,驿站也荒废不少,打马去京师,来回耗费时间过长。明日便是中秋,过了九月,一旦起了风雪,商人未必愿意深入,若拖延至明年,朝廷的差事便完不成了。”

    “臣下建议,先准商人带队出关,让其在十月前至鄂嫩河、克鲁伦河寻找鞑靼主力,只有这样,商人才可更好完成使命。”

    郭英皱了皱眉,看着顾云,阴沉着脸道:“若是准其出关,以其货物之多,资敌过甚,一旦传入朝堂,你可知后果?”

    顾云肃然点头,道:“知道,所以在这之后,安全局会以最快速度禀告皇上。”

    郭英也清楚,时间拖延不得,九月出关,十月可察鞑靼大概,十一月与十二月蒙古部落休战,正是打探消息,听闻情况的好时候,再拖至明年开春,又是另一番形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