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3章天下岂惟-《诡三国》
            
            
            
                
    第(3/3)页
    他姓曹不假,可是他的责任已经尽了啊!
    为了大汉流血流汗,他也流了啊!
    虽然不多,但是不能说没有!
    关键是之前不是曹洪下令让曹肇来投降的么?
    然后现在又要搞什么名堂?
    还打啊,不要啦,好累啊!
    没看到书友……咳咳,没看到大家都不想要打了么?
    过点安生日子多好啊?
    当然,曹肇选择性的忽略了一些事情,比如之前没有落于文字上的一些嘱咐。
    也向曹休隐瞒了一些事情,比如在他院子里面的多出来小娇娘。
    这要是就这么走了,这小娇娘岂不是……
    曹休见曹肇迟疑,便是忍不住怒道:『若不速离,必有祸至!好歹是非,还不醒悟!速离!速离!』
    曹休确实没有时间和曹肇耗,他说完了之后,便是立刻又离开了,从院落围墙上翻了出去。
    在围墙之上,曹休最后看了曹肇一眼,似乎还有什么想说,但是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就这么消失在院落围墙之后。
    曹肇愣愣的,半响没回过神来。
    半夜冒出个爹来,然后让自己赶快跑路,这事情,曹肇怎么想都觉怎么不靠谱……
    曹休基本上什么都考虑过了,但是唯独少考虑了一项。
    曹休没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曹肇,并不是那么心智坚定,并且愿意吃苦的人。
    因为曹休和曹肇两代人,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所以曹休能吃的苦,曹肇吃不下去,甚至还会觉得曹休怎么是那么傻?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曹休在考虑自己孩子的时候,有一些理想化和骨肉亲情在内的原因。虽然曹休平常的时候对于曹肇比较严厉,不苟言笑,但是实际上他如果完全不管曹肇,那么曹休大可以直接前往临时营寨那边,也不需要冒险特意来找曹肇。
    比如能将孩子老婆踹下车,以便于自己逃命的那个家伙,想必就会嗤笑曹休不成大器。
    曹肇有些浑浑噩噩的从院子里面往屋内走。
    他还没有想好……
    虽然他父亲曹休告诉他要『速』逃,但是也没说什么才是『速』不是么?
    而且关键是曹肇没感受到在骠骑这里,有什么不好。
    嗯,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现在……
    曹肇环视一圈。
    单独的小院,虽然不大,但是也算是标致,不仅配备的仆从,还有暧被窝的娇娘……
    这就全部丢下?
    然后重新去过没吃没喝的苦日子?
    曹肇很是犹豫。
    而实际上,这种犹豫,已经展现出了曹肇的态度了。
    ……
    ……
    曹休急急赶往城外临时营寨。
    即便是曹休心中清楚,这一次的叛乱,不仅是仓促,而且参与的人必定不多,很有可能最终会以失败告终,但是曹休依旧决定要这么做。
    此时此刻,曹休多多少少感悟到了曹操当年起兵时候的那种心情。
    曹操当年起兵,是想着现在能当丞相么?
    不是!
    只是为了心中一口气!
    曹休微微笑了笑,他现在也不想着将来如何,也只是为了心中一口气!
    当年曹操是为了告诉董卓,并非天下人皆如那些朝堂昏官,碌碌无为,任其摆布!
    而现在曹休也为了告诉斐潜,并非所有人山东人都会愿意遵从他的号令,拜在三色旗帜之下!
    只要这乱事一起,斐潜必然就会宛如当年的董卓一般,不敢肆无忌惮的进军山东!
    就算是斐潜行董卓当年的阳城之事,又能如何?
    杀了一城之人,能杀一郡之人么?
    杀了一郡之人,能杀一国之人么?
    若是将一国之人都杀了,那还要这个天下做什么?
    天下人就会任由其斩杀?
    董卓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一时之间权倾朝野,想要杀谁就能杀谁,无人胆敢抗其锋芒?
    可是后来呢?
    杀人只能解决提出问题的那个人,而永远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袁绍悬节于门,曹操弃官而走。
    如今曹休同样也是『悬节弃官』!
    就算是大多数的山东之人都愿意投降又能怎样?
    就像是当年袁绍怒喝,『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现在曹休也同样以言行来表示,『天下健者,岂惟骠骑!』
    虽然可能会死,虽然可能失败,虽然最终也有可能是徒劳无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是说因此就躺在地上,等着老天爷来成全,而是就算是有一分的希望,也要尽十分的努力!
    火焰在远处临时营寨之中升腾而起,喧嚣的声音滚滚在四野之中传播而开。
    『将主!成了!我们成了!』
    跟着曹休的最后一两名的护卫,指着那火光,欣喜的叫了出来。
    曹休却不由自主的叫道,『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