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面的亚马托人依然通过新修的草原铁路不断增兵,而拉西亚人则通过伯利亚大铁路源源不断地将士兵和后勤资源布置到红塔市一线。 翻开军事地图,就会看到三十多万亚马托军队呈现出一个近乎【T】字形的布置。 以红塔城南部十公里的草原大铁路末端为补给中心,大军呈波浪形自西向东展开。大概每一个师占据四到五公里的战场横截面,足足拉开将近五十公里的战场宽度。 战线是如此之长,以至于此前红塔城西南的沼泽区被绕过,更远处一个掩护着伯利亚大铁路的514高地,也成了亚马托人进攻的目标;同样在红塔城东北的114高地则再次受到压迫,即便亚马托人没开始进攻,从侦察机发回来的报告说那边后方有大量的炮火准备迹象。 伯利亚公国的应对也很简单,除了缩在战线后面作为预备队的第1、第2师,以及被派到布里亚和滨海州的第6、第7师,剩下的3、4、5、8、10、11、12一共7个常备师,算是一字排开,拦在亚马托人前面。 在各个师之间,会有一段相对狭窄的区间,大概是两公里多点的战场宽度,会塞上一个填线用的国土防卫旅,再不够就来点护教军。 而红塔市里面则是第9师镇守,配以护教军第1、2、3师作为绞肉之用。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战线太长,光靠常备师是填不满战线的。 其实这已经比开战之初好太多了,至少国土防卫旅是人手一支三七大盖,拥有TM-38和45mm战防炮作为反装甲之用,还有权呼叫p-26机队帮忙舔地。 经过张山努力,这支阿莉卡雇佣军已经拥有两百名飞行员,装备以p-26为主的两百多架老式双翼飞机的混编机队。 争夺制空权是不行的,至少能帮忙压制对面亚马托人。 这条战线是双方补给力的极限。 亚马托军队以步兵师为主,很难离开大城市或者铁路枢纽太远。 伯利亚公国则是缺乏拉西亚帝国核心的支援,只能靠巴罗夫斯克领的火车运输,同样拉不开战线。再远的地方只能依靠不怎么吃补给的汗国骑兵师掩护侧翼了。 双方光是展开阵型就耗掉了整个八月上旬。 基本确立战线之后,双方开始试探性地相互炮击。 红塔市东北,靠近114高地、在伯利亚铁路以南的连绵战壕区一个放炮洞里,几个拉西亚新兵听着轰隆的炮声瑟瑟发抖。 唯有老兵无比淡定:“放心放心,我们这防炮洞用水泥加固过的,除非是155毫米或以上的重炮,否则我们死不了。” 新兵苦着脸:“那总不能老是被炸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