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年过后连着几天,李长青都忙着和赵大山一起进山,查看雪情和兽道,为开春做准备。 他也抽空去了知青点,和林晓梅、孙卫东一起对照《赤脚医生手册》辨认年前晒制的草药。 分家后的尴尬在忙碌中渐渐冲淡,大嫂刘彩凤虽然还是没什么笑脸,但也不再指桑骂槐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就在扫尘、备年货的忙碌中,时间来到了大年三十。 腊月三十,除夕。 天色虽然灰蒙蒙的,还下着细碎的雪沫子。 但小河村却比平日里热闹许多,家家户户的烟囱往外冒着浓烟,空气里弥漫着炖肉的香气和硫磺炮仗的味道。 孩子们穿着难得没有补丁的棉袄,在雪地里追逐嬉闹,等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 李长青站在自家院门口,看着这幅充满了烟火气的过年景象,心里感慨万千。 “这就是七十年代的春节啊,物质虽然匮乏,但年味儿是真的浓。对比前世那些被手机和网络占据的冰冷除夕,眼前这种朴素的热闹,反而更让人心头发暖。 ” “长青,东西都备好了没?趁现在天还没黑透,赶紧把年礼送了吧!” 母亲王桂芬在灶房门口探出头喊道,她系着干净的围裙,脸上带着忙碌的笑容。 “已经备好了妈,这就去!” 李长青应了声,回屋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几个旧报纸包。 里面是炒香的松子、一小条风干的狍子肉,东西不多,却是眼下能拿得出的最好心意了,今年家里的光景好了些,也总算有能拿得出手的年礼了。 “哎,快去快回,今儿年三十,晚上还得守岁呢!” 王桂芬在围裙上擦着手,又赶紧包了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馍馍 “给你山叔带上,他一个人过年冷清。” “知道了妈” 李长青接过馍馍,心里暖烘烘的,过了今晚,他就真正十八岁了。 老猎户的家比较简单,独门独院的院子里扫得溜光溜光的,屋檐下挂着几串红辣椒,玉米棒子和几条干鱼,虽然透着过年的喜庆,却也显得有几分冷清。 赵大山正坐在炕上,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仔细擦拭那杆跟了他半辈子的老猎枪,油布在枪管上抹得锃亮。 “山叔,我来给您拜个早年!” 李长青掀开厚棉门帘带着一股寒气走进屋里。 “长青来啦!快上炕,炕上暖和!” 赵大山见是他,脸上立刻露出笑容,赶忙放下枪,拍了拍炕沿示意他过来坐。 李长青摇了摇头,把纸包放在炕桌上说道。 “山叔,我就不坐了,给您送点年礼,一点点心意,您过年嚼咕嚼咕。” “哎哟,你这孩子,客气啥!” 赵大山拿起松子闻了闻,炒货的焦香混着松木清气,让他浑浊的老眼亮了亮。 “香!你娘炒货的手艺可是咱村一绝!” 他又拿起那条肉干掂了掂 “这肉干风得好,没哈喇味儿,是下酒的好东西!” 李长青笑笑,注意到炕桌上就摆着一碟咸菜疙瘩和半个窝头,心里有些发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