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二月初二,龙抬头。 清晨,李长青推开屋门,一股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空气扑面而来。 风依旧凉,却没了刺骨的寒意,带着泥土解冻后的湿润感和隐隐约约的青草气息。 屋檐下的冰溜子滴滴答答的,节奏快了许多。向阳坡的积雪大片消融,露出黑油油、冒着地气的土地,几株野草已钻出嫩绿的尖芽。 这十来天,小河村在悄然而坚定的走向春天的同时,李长青家也迎来了久违的平和。 自从那顿暖意融融的鱼宴后,家里的气氛明显轻松起来。 大嫂刘彩凤往李长青碗里夹菜不再是稀罕事,有时还会念叨两句 “进山体力消耗大,多吃点”。 大哥李建军的话依旧不多,但会默默把李长青常用的开山刀磨得锋利,或是检查背篓的绳索是否牢靠。 这种无声的关心,比任何言语都让李长青感到踏实。 他与林晓梅之间,也因那声自然的长青哥,多了几分难以言明的默契。几次在村里碰面,或是李长青去知青点请教草药知识时,两人的交谈都自然了许多,少了几分最初的客套,多了些基于共同目标的熟悉。 孙卫东和王铁柱则忙着整理工具,核对清单,为进山做最后的准备。 “长青,地气通了!” 赵大山不知何时来到院门口,蹲下身抓了把潮润的泥土捻了捻,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郑重 “龙抬头,万物生。冬眠的长虫要出洞,山里的宝贝,也该露头了。” 李长青深吸一口这带着生机的空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山叔,咱们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您发话了。” 早饭桌上,一家人气氛融洽。刘彩凤把稠粥舀给李长青,又夹了筷子咸菜 “多吃一点,你们要进山了,费力气。” 王桂芬看着这和睦景象,眼角都笑出了细纹。 李建军闷头喝了一大口粥,抬眼看了看弟弟,瓮声说了一句:“家伙式都检查利索了。” 上午,李长青把小队成员和林晓梅召集到自家院里,做进山前的最后部署。他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勾画着简易路线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