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案例一直让关瑶感到困惑,此刻,在课堂上听到教授提及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她心中的疑惑瞬间被点燃。 她毫不犹豫地举起手,身姿笔直,眼神坚定地看着教授。 教授注意到关瑶,微笑着点头示意她发言。 关瑶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声音清脆而坚定地说道: “教授,我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它用强制力保障着社会最基本的秩序,而道德则是更高层次的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但在实际生活中,两者有时会出现冲突,比如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符合道德却违背法律条文的字面规定。” “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一个案例,南平的鹏宇案。” “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关瑶的发言让教室里热闹起来。 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对她清晰的思路和大胆的见解表示赞赏。 有的同学小声议论: “这个同学说得好有道理,我之前都没这么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还有的同学向关瑶投来钦佩的目光,暗自为她的勇气点赞。 教授微笑着看着关瑶,眼中满是欣慰: “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有深度,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在法学的学习中,就是需要大家有这样深入思考和敢于表达的精神。” 接着,教授围绕关瑶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详细讲解。 他从法律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等多个角度,分析在法律与道德冲突时,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权衡与解决方式。 他引用大量实际案例,从古代的经典判例到现代的热点事件,深入浅出地阐述其中的法理。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道德因素,因为法律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幸福。 而有的同学则坚持法律的权威性,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轻易被道德所左右。 关瑶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时而点头表示认同,时而又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辩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