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明白了这一点,李归开始在心中思考。 对于这一点,其实在前世的地球,他早就已经看到过相关的讨论。 而这个讨论的关键,就在于孙权为什么会背叛孙刘同盟,安排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关羽上。 事情是这样的: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计,确实是一条极好的战略途径,但问题就出在,曹刘孙三者鼎立,固然形成了均势,但是一旦有一方过于强大,威胁到了另外两方的程度,那么,另外两方就反而会合力对抗强大起来的那一方。 关羽此前水淹七军,固然威震华夏,但也迫使孙权和曹操意识到了蜀汉的威胁,不得不联合在了一起对付他。 所以,孙权派吕蒙偷袭的本质出发点,就是在于制衡和自保。 一方面,他不希望刘备集团过于强大,有机会消灭曹操集团,威胁自己;另一方面,他也想增强东吴的实力,以便能够对曹操和刘备两家形成制衡。 正是出于自保和制衡的这两个目的,他才会命令吕蒙,用白衣渡江这种不光彩,但是却对吴国的实力损耗最小、增益最大的方式来偷袭关羽。 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便可以反过来倒推蜀汉逆天改命的方法了。 关键便在于,要让吕蒙和关羽的决战,能够让东吴感觉到痛! 只要能够让吕蒙觉得,继续攻击关羽军团,不单无法轻而易举地消灭敌军,获得资源,以实现制衡和自保,反而会让自己的兵力受到极大的损失,甚至可能让曹操趁机吞并自己,那么他就会退兵。 这样子,就能换来孙刘两家暂时的和平,以及关羽的安然无恙。 而如果关羽安然无恙了,那么刘备集团也不会失去整个荆州,张飞不会死亡,夷陵之战不会发生,孔明先生那边也还能凭借比历史上更高的国力,去完成他逆天改命、兴复汉室的计划。 理清楚了这一切的思路,李归郑重地朝着秦悦文点头,给出了他的承诺。 “可以的,至少我是这么相信。” “所以,只要有我在的一天,那么我就会拼尽全力,来帮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