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出人意料的是,当绣城紧锣密鼓为下一次官兵来袭做着完全准备的时候,却再也没有了官兵的动静。 外出打探周边情况的人陆续回报说,不仅仅是他们绣城,周边的城池都因为不堪重负而纷纷拥城自立,抵抗者前来围剿的官兵。虽也有被官兵攻破的城池,那些聚众反抗之人被官兵屠戮殆尽,却不能吓倒其他城池的人。 原因无他,无非是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既然难逃一死,还不如聚而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情况与绣城别无二致。 这不能不算是个好消息。 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考虑国家的命运了。所谓民不聊生,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会去顾忌造成自己目前窘境的国家命运? “夫君,看来钨石国与黑山国的战争马上就会结束了。” 颜婧的判断也是丛叶的判断,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广大普通百姓,如果百姓都不再支持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除了破亡之外,还能别的出路吗? 果然,自第二次打扮攻城官兵后的第三个月,渐渐有消息传来,说前线战事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不仅后勤供给几近匮乏,就是前线的军心也早已动摇,无人再愿意为昏庸的钨石国皇室作战了。 随着消息的传播,不断有三三两两的散兵游勇逃回绣城,从而为城中居民带来了前线更明确的信息。 只是,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战事无法坚持的消息,同样带来了被强迫调入前线的绣城青壮年大量阵亡的消息。 以至于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天天都有城中居民为战死在前线的亲人举行葬礼仪式的发生。虽说战事即将结束,灾难即将过去,可是带给绣城的却只有无尽的伤痛,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 不过,即便如此,在城中那几位长者的维持下,一千五百多名集结起来参加训练的女兵却没有解散。 “各位老人家,由于消耗了过多的人力物力,以至于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所以战争之后必定是盗匪横行的一段混乱日子。女兵不仅不能解散,还要加强训练。只要有她们在,方能保护绣城的安宁。” 丛叶的话正中要害,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无不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不仅不解散女兵队伍,还要组织其他老弱病残出城耕种荒芜很久的土地,只有有充足的粮食,才能保证一城之人众志成城,抵御即将到来的混乱年代。 如此一来,丛叶等人反而轻松下来了。 不可能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自然也就用不到丛叶了。 于是,****躲在县衙后院,享受着颜婧,梅兰竹菊,以及曾静和苗丽带来的温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