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孔融欲反-《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2/3)页
    简单来说便是,之前的时候,刘备已经适应了陈逢的办法。
    如果现在突然更换一个办法……
    或许就会出现天大的意外了。
    先前的时候,他之所以会让诸葛亮做参考,主要是因为陈逢的死讯传了过来。
    因此之故,他便缺少了一个谋士。
    而且还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再培养一个出来。….
    其他人大多都不合适,或者距离比较远,只有诸葛亮近在眼前。
    因而,最终诸葛亮就成了最佳选择。
    可现在刘备都已经确定了陈逢还没死,又恰逢益州大变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先问一问陈逢的想法了。
    一句话。
    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刘备早就明白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对于一方势力而言,一个统一的大战略很重要。
    同样也很关键。
    在这
    期间哪怕有一点瑕疵,都有可能会导致更多意外的发生。
    ……
    与此同时。
    陈逢正在相送一名十分重要的客人。
    一路送到营帐之外时,他突然压低嗓门开口道:「文举先生此来,恐怕不仅只是想要劝降吧?」
    是的。
    因为刘备带来的压力太过于庞大,曹操一直都没来得及处理一些内部的大事。
    比如说,杀了孔融。
    而这也就造成了,到了如今这个孔融早该死去的第二年,后者也还活的好好的。
    甚至还被委以重任,让他前来劝降陈逢。
    之前谈话的时候,陈逢总觉得孔融有些不详不尽,似乎某些到了嘴边的话,也都已经说不出来了。
    在有了这样深刻的感受以后,本来不应该相送的陈逢,便一路将孔融送到了营帐之外。
    「都言陈子吉智计无双,如今一看方知,果然如此也。」
    孔融哈哈大笑以后,同样压着嗓门道:「融此来,确实有些想法要与阁下诉说,只不过刚才不便说的太过透彻,因而才一直拖延到了如今。」
    「都是外人夸大罢了,实际上陈某本就是个平平无奇之辈。」
    陈逢同样哈哈一笑,转而则是压低嗓门道:「文举先生究竟有何话说?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