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大半的官员都进了范氏门下。 当然,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三四品的官员也有一些,却极少。 这就导致了向来刚正不阿的谢丞相与他们结仇,最终因为谗言,断送了一家的性命。 要说起来,谢丞相一生门生无数,朝中也有许多官员受过他的教导与关照。可惜,这位丞相从不收拢人,才会中了女干计。 连皇帝都起了疑心要他的命,谁能救呢? 除了老皇帝以外,谢云殊最恨的便是范氏。 流放之后,在叶蓁的照顾下,他冷静下来一想便理清了。 老皇帝想杀自己全家,无非是觉得功高盖主,但其中一定是有人故意捣鬼。除了与自己家向来不对付的范氏,还能有谁? 礼部尚书想要再上一位,那就只有丞相之位了。 可事实上,即便丞相之位悬空,轮也轮不到礼部尚书,应当是兵部户部吏部当选才对。 如今范氏上位,只不过印证他的猜测。 「夏家的那位尚书难道会同意?」 从盛怒中回过神之后,谢云殊想起傅如安的大舅舅,那位夏家官职最高之人恰好就是户部尚书。 听他这样问,傅如安嘴角微扯,脸上的嘲讽之意极为明显。 「如今整个京城的消息都被范氏掌控,老皇帝也只听那位范氏家主的话,我大舅舅同不同意,又能如何?」 微微抿了一口颇为苦涩的茶水,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在得到范氏要成为丞相的消息之时,我大舅舅便告请病假,带着全家回江南了。算算时间,现在应当已经到了。」 这是明显见局势不对,提前跑路。 范氏倒是想拦,可如今他们一家还没能大权在握呢,如何敢拦?江南地区也不是能轻易惹上的。 光是断了粮收这一点,就能要了京城的命。如今几位亲王皆是坐不住了,要是京城这边出现乱子,这几位能善罢甘休? 要真是把夏家惹急了,带着丰富的粮草和并兵马投了某位亲王,那京城的老皇帝还能坐的安稳? 范氏不敢,也不能。 谢云殊想清楚这一点,但仍然有些感叹。 「形势原来已然到了这般地步了。」 话语中流露出些许的讽刺与喜悦。 反倒是叶蓁脸色难看,她脑子环绕着幼时学过的一句话,低声念了出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昏庸的老皇帝当政之下,底下的平民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热,遭受着上位者剥削。 可天下局势一动荡,受苦的首当其中还是这些百姓,颠沛流离之苦,战乱之苦,那些兵甲不都是百姓吗? 听到这句话,无论是谢云殊还是傅如安,都瞬间沉默了。 无论是王朝的更迭,还是乱世枭雄的出现,都是踩着那些百姓的尸体一步步走上去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