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琴提出的建议,纵使赵云晴明面上没有点头答应,可心底却产生了动摇的念头。 另一边,傅如安与夏博瀚带着下人悄悄搬到了另一处客栈之中,这家客栈在北街一道极为隐蔽的小巷子里,很难被人寻到。 除了叶蓁以外,傅如安再没有通知任何人。 此时的叶蓁正领着岳管事在织布坊清点布匹的数量呢,这些日子织布工们孜孜不倦的工作,居然织好了近百匹的布料。 那些跟随柳大婶去学习染布的姑娘们也回来了,提前开工,将一些麻布或者丝绸染上不同的颜色。 这个时代的染布技术十分一般,颜色也颇为单调。 不是大红大紫就是黑白灰,浅色调几乎没有。 叶蓁无意间发现这件事后,调查了一番染色工艺,从中稍微改良,研究出各种浅色调的染色料,惊艳了众人。 对此,她心里颇为满意。 自己好歹也曾经是一个女博士,对于什么三原色调色的基础理论还是有的,这点小改动不在话下。 于是乎,除了前面的店铺还没处理,织布坊后院所有的工人都已经开始运转了。 所有的改良版织布机都被运送到了织布坊,按照原先的计划,摆放在织布间。作为织布工的姑娘们正式上工,每日一大早便收拾好了出门,在织布坊后院用了早膳,按时上工。. 其实她们开工的时间比叶蓁布置的规定时间都要早上不少,大家对于自己能有这样一份体面的活计心里看重着呢,只有努力的份儿。 叶蓁原本还想劝一劝,毕竟姑娘们每日也得好好休息,她又不是现代那种只想员工007的无良老板。 可是从柳大婶口中得知大家的激情后,为了不浇灭所有姑娘心中的热火,她还是随她们去了。 绣娘们的工作地点也跟随着织布工们一起转换,后院独属于她们绣房要比住宅宽敞多了,各种工具也更为齐全。 叶蓁从先前她们做出来的成品里选取了一大部分,让她们先拿了一部分的丝绸布,每种样式先绣在十匹绸布上,先看看市场反应。 除了尚未开张以外,整个织布坊已经逐渐走上了正途。 整个流程是,织布工们先将蚕丝或者黄麻织成布匹,再由染布工根据提前定好的颜色上色,晾干。随后再让绣娘们挑选布匹,将定好的花纹样式绣上去。 并不是所有的布匹都会绣上花纹的,大部分是丝绸,麻布也有一些,但绣的是一些大气简单的样式。 本身叶蓁就是打算针对两种不同的用户需求制定的不同质量与价格布匹,一般百姓才会买麻布,给他们也不用绣太过精细繁复的花纹。 一来是因为这样会提高成本,对应价格就得提高。二来则是因为普通百姓干的都是辛苦活,对于衣物尽量是防磨防脏即可,好不好看倒是其次了,毕竟耗费程度很高。 另一边则是有关于成衣的问题,这个项目叶蓁还是花了一些功夫,向王府的绣娘们取取经。 织布坊的那些绣娘基本上都是农户出身,让她们制作普通人穿的衣衫没什么问题,可若是那些大户人家或者权贵之家的衣物,那就是两眼摸瞎了。 反倒是王府的绣娘,她们主要负责的便是赵高渂父子的衣物,曾经也负责过已逝王妃的衣物。对于男子制式与女子制式的衣物标准,都是极为熟悉的。 叶蓁自己不太懂这个,听了半天两眼一抹黑,干脆又把李氏叫来,让她跟着学一学。 眼下织布工们都已经对使用织布机十分熟练,用不着李氏从旁协助,调出来学习如何制作繁复的成衣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叶蓁的打算是等到李氏学会后,再 去教导绣娘们。届时,绣娘们便暂停手上的工作,开始制作成衣。 左算右算,她忍不住挠挠头,这人手好像还是有些不够用啊。 无奈的耸耸肩,目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织布坊还没正式开张,也不知道自己的策略有没有用,不用急着扩招。 至于织布坊开张的日子,叶蓁回府后找谢云殊商量了一番。 虽然对方完全没有插手织布坊的任何事,但在这种涉及本土知识的事情上,她最信任的还是谢云殊。 听到叶蓁说织布坊的准备工作终于做完了,谢云殊有几分惊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