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申城-老王面馆-本帮面-做了二十年了,味道自信不输任何老字号,但周围开了太多网红店,年轻人都被抢走了,现在一天卖不到五十碗,快撑不下去了!】 【山城-李记烧烤-特色烤猪蹄-我家的猪蹄都是每天去菜市场买的,自己卤自己烤,绝对干净,但别人家都用冷冻货,价格比我便宜一半,我快被他们卷死了!品神救命啊!】 【漠河-小张饺子馆-酸菜水饺-我们这天冷,就想做口热乎的,我妈亲手包的饺子,但游客都去吃铁锅炖了,本地人又嫌我卖得贵,我该怎么办啊?】 每一条评论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在困境中挣扎的普通人。 他们中有夫妻店,有子承父业,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 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是选址问题,有的是产品问题,有的是营销问题。 陈品一条条翻看下去。 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神情变得罕见的专注。 钱飞和林晚也不敢打扰,就站在一旁,看着老板在信息的海洋里筛选。 一个小时后。 陈品的手指,终于在一条评论上停了下来。 他把手机递给了钱飞和林晚。 两人凑过去一看。 钱飞看完,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说道: “老板,这个……简直是地狱级难度啊。” 陈品拿过钱飞的手机。 【羊城】+【老林正宗沙县小吃】+【沙县小吃】+【品神救命!我的店开在CBD核心区,房租现在长得越来越厉害!我坚持用真材实料,骨头汤自己熬,花生酱自己磨,但年轻人宁愿去排队买一杯几十块的奶茶,也不愿意进我这老店坐下来吃一碗十几块钱的拌面。十年老店,现在每天的营业额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老婆劝我关门回老家进厂,我不甘心!这到底是怎么了?求品神给我指条活路!】 评论下面,附的不是美食照片,而是一张背影照。 照片里,一个穿着褪色POlO衫的中年男人,正孤零零地坐在自家昏暗的店门口的小马扎上,望着人来人往、流光溢彩的街道,肩膀垮塌,显得无比疲惫。 在他的身后,是“XX时尚快餐”、“网红手打柠檬茶”以及另一家灯火通明的“精品沙县”的招牌。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将他和他那家小店的影子,拉得又长又暗。 “在羊城开沙县小吃……还开在CBD?” 陈品摸着下巴,眼中兴致盎然。 沙县小吃,堪称国民快餐,但也正因如此,它成了“低端”和“廉价”的代名词。 而在羊城这个遍地都是美食,随便一家网红店都能引爆社交媒体的地方,一家传统的、不懂营销的沙县小吃想在CBD活下来,简直是难如登天。 陈品把手机还给钱飞。 “就他了。” 陈品关掉手机,站起身。 “钱飞。” “啊?在!老板!” “订去羊城的飞机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