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品依旧无视。他像是逛自家菜园子一样,溜溜达达地又走到一个卖块状药材的摊位前。 他拿起一块白色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第三课,茯苓。” “这玩意儿,祛湿的,煲汤四神汤里就有它。真的茯苓,是菌类,长在松树根上的。质地非常坚硬,你用指甲都抠不动,想掰开?跟掰钢筋似的,费老大劲了。” 他手上用力,那块“茯苓”纹丝不动。 然后,他从旁边拿起另一块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嘴角勾起一抹坏笑。 “我们再看这个,‘健身版’茯苓。” 他两根手指轻轻一用力。 “咔嚓。” 那块白色的方块,应声而断,掉下一堆白色的粉末,像头皮屑一样。 “看到了吗?一掰就碎,还掉渣。这是什么?大概率是木薯粉或者玉米淀粉,用模具压出来的。这种东西你放锅里一煮,马上就糊了,跟勾芡似的。真茯苓你煮多久它都是一块一块的,主打一个‘顽固不化’。” 【健身版茯苓?顽固不化?品神你可真是个起名鬼才!】 【奸商啊!这他妈吃的不是药,是淀粉疙瘩啊!】 【品神,我愿称你为行走的《本草纲目》!不,是《本草纲目防伪打假315特别版》!】 在执法人员有条不紊的取证和查封中,陈品带着直播间,几乎把这条巷子里常见的、容易辨别的药材都“公开处刑”了一遍。 什么用月季花冒充的玫瑰花,用草珠子冒充的薏米,掺了滑石粉打蜡的三七…… 一时间,整条巷子鬼哭狼嚎,却又鸦雀无声。 哭,是因为家底被抄了。 静,是因为旁边站着一排表情严肃的执法人员,谁敢大声就可能被当成妨碍公务。 “好了,今天的公开课初级班就到这里。” 陈品拍了拍手,对着镜头笑道: “刚才讲的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大家只要稍微留心,基本都能自己分辨,避免成为‘大冤种’。” “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鹰,投向了巷子深处。 那里,是一家装修得古色古香、看起来颇有规模的贵细药材专营店,门口还挂着“百年传承”的烫金牌匾。 “有些东西,可就没那么好分辨了。” 陈品迈开步子,在所有人,包括王主任在内的注视下,径直朝着那家店走了过去。 他停在了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台前。 柜台里,用上好的红色绒布垫着,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排排颜色金黄、品相完美的——冬虫夏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