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玉瑶之前给家里几个孩子做衣服的时候被吴玉兰看到了。 她当即就提出可以让沈玉瑶用她家的缝纫机。 做完衣服后沈玉瑶用之前存的瑕疵布给卉卉做了条半裙以示感谢。 那是一块藏蓝色的细灯芯绒布。 布是好布,就是有点小,想给大人做件衣服肯定不够。 但给小姑娘做条半裙刚刚好。 卉卉年纪小,为了不显老气,沈玉瑶剪裁的时候特意做了调整,在裙腰处打了褶,又缝了四个同色的蝴蝶结在上面。 另外还将裙摆做成了往里稍稍收的样式。 裙子做好后乍看看不出特殊,但小姑娘穿上后,那裙身就仿若一朵初开未开的花苞,衬得女孩儿十分的娇俏可爱。 卉卉穿着裙子在走廊里转了一圈,当即就引来了一众的称赞声,吴玉兰更是喜欢极了。 吴玉兰出身干部家庭,娘家条件还挺好的。 加上她和程工两个人就只有程卉卉一个女儿,开销不大,而且程工的工资又高,所以在吃穿上吴玉兰比一般人要讲究许多。 在如今一般老百姓一个月也沾不了几回荤腥的时候,他们家就能保证每天都分吃一个煎鸡蛋了。 所以,在沈玉瑶露了一手之后,吴玉兰就将自己存的压箱底的布料全都翻找了出来,求着她帮忙做了好几回衣服。 都是邻里邻居,吴玉兰求沈玉瑶帮忙做衣服的时候倒也没好意思提手工费的问题,但她也没占什么便宜。 每回求沈玉瑶帮忙后,都会想办法送些东西过来。 要么是老家那边寄过来的点心,要么是谁下乡帮忙买的干货,反正没空过手。 但吴玉兰心里很明白,人家沈玉瑶帮自己是情分,再帮自己的朋友不给钱就不合适了。 所以她就试探性的提出了要给工费的话。 吴玉兰原本以为还要再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沈玉瑶答应的,没想到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这让她很有几分惊喜。 而沈玉瑶之所以答应得如此痛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她觉得能顺便挣点钱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以前在滨海的时候,沈玉瑶没为钱发过愁。 那时候她和程立言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有二百块了,再加上其他偶尔的收入,那钱怎么也花不完。 可现在,她没了百货大楼的工资,帮纺织厂画花样子的钱也没那么好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