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沈玉瑶拆开了顾厂长的信,然后发现还真跟她的花样子有关。 顾厂长说,他一个工业出版社的老友去滨海出差,无意中看到了顾厂长汇集成册的沈玉瑶寄过去的服装款式合集,大感兴趣。 那个老友说在前不久的工业部会议上,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让老百姓脱离黑灰蓝的老三色,争取着装上能更加的有朝气一点。 特别是年轻人,要穿得好看,青春,代表新风尚。 为此,工业部特意召集了各大服装还有纺织厂的领导们开会,让他们努力设计更好的花布,做出更好看的服装。 而他们作为工业部的下属单位,虽然是出版社可也要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那个老友看到沈玉瑶搜集的服装款式是真的喜欢。 因为沈玉瑶搜集这些衣服的款式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展示花型。 所以,那些滨海所没有出现过的新型花样她都会在在画出例图的同时,在旁边再特意画一个精细小样,将花型的细节标识清楚。 同时她还会写明那款花样的面料种类,以及这种花样比较适合制作成什么款式的衣服。 有时候她兴之所至,还会在下面用同样花型的布料设计出几款不同的衣裙效果。 沈玉瑶自幼学画,加之她又有家里提供的颜料。 所以那图册虽然页数不多,但每一个花布的图样,还有每一款衣服她都是彩绘而成,绘图极为的精细。 可以说如果画的不是花样子而是仕女图,那简直就是艺术品! 顾厂长的老友看得简直心潮澎湃,他立刻就问顾厂长能不能联系到沈玉瑶,他要当面拜访。 他想找沈玉瑶约稿,约她画一本单纯的服装集。 顾厂长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对沈玉瑶有益无害。 但苦于他没有沈玉瑶这边的电话,写信实在太慢,顾厂长怕耽误下去这件事再黄了,所以他就自作主张将沈玉瑶的地址直接告诉了他这个姓叶的朋友。 顾厂长在他那位朋友离开滨海的当天就给沈玉瑶写了一封信。 信刚寄出他就听送货的工人说起肖梅也要随军去安淮了。 纺织一厂和百货大楼一直有业务往来,所以彼此之间的消息还是传播很快的。 他当然知道肖梅和沈玉瑶的关系。 得知这个消息顾厂长立刻重新写了一封信给肖梅送了过去,希望他能转交给沈玉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