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本人可以低调,不愿意张扬,但这么好的事肯定是要知会他们学校领导的。 更何况领导都发话了,这样的行为,起码的表彰肯定是要有的。 所以,张长安也没瞒着,将之前那两口子捐款捐物的事儿与学院领导通报了一下。 同时也转达了领导的意见。 这下,工美的两个最主要负责人全都惊呆了。 他们是真没想到,他们学校还有这样的学生! 俩人第一反应都是:“哪班的?导师是谁?” 不说这边学校领导怎么商议着要给予沈玉瑶表彰,单说杨玉芝在某一天,忽然发现她出门变得不方便了起来。 工美倒是没有阻拦她外出,也没干涉她的自由。 只是给她配了一个助理。 那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同志,为人古板认真。 她每天早上会按时来敲门,询问杨玉芝一天的安排。 要去哪儿,做什么,待多久…… 她都会摊开笔记本,一一记录下来。 然后她就会全天陪伴在杨玉芝的身边,一刻也不离开。 杨玉芝去哪里都全程跟随。 杨玉芝对此很不满! 也向校方提出了意见。 可是校方总是以为了保护她的安全为理由拒绝她的抗议。 不管她如何表达,那个助理都像是杨玉芝的影子,紧紧跟随着她。 不仅跟随,还会记录下她外出的一举一动。 包括但不限于她买了什么,去了哪里,与什么人说了话,说些什么。 这让杨玉芝无比烦躁,同时还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 几次反对无效后,她彻底失去了外出的兴趣。 随后的时间,一直到开学,杨玉芝都没有再出招待所一步。 春节来了,城里变得热闹了起来。 哪怕待在招待所,隔着窗玻璃杨玉芝也能够听到外面时不时响起的鞭炮的声音。 这让她想到了好久没有想起的童年。 但那童年对于杨玉芝来说,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会让她对于这片土地更加的恐惧和厌恶。 杨玉芝从来没有如此后悔自己此前做出的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