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胡思乱想-《锦鲤农女有慧眼》


    第(2/3)页

    “银子耶,我当然关心,一直都很在意,所以想多招点学生,那样才不浪费书院以及先生。”

    “看不来你还会精打细算,你放心吧,书院修好就不会亏,一年不回本就多几年呗,我们还年轻,看得到赚钱的那一天。

    如果首次招生情况不佳,稍后可以再招一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有些细节我还没想清楚,书院整个定位没理出来,贸然招生不妥。”

    颜本想让徐文宣帮着草拟办学理念,招生简章等事,转念一想,他们之间的想法本就不同,他无法做到一点就透。

    与其跟他解释各种想法,不如她自己草拟出来,反而更节省时间。

    “你做主,我随时听后你差遣。”徐文宣说道。

    她嘿嘿的笑,“赶紧出去啦,对了,你稍后要听候礼部派遣,在会同馆当差可不比在翰林院清闲,你要好好表现。

    招先生一事不是特别着急,你和康友师兄别耽误正事,你们即将接待的不是诸侯就是外国使节,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朝廷与多方关系微妙,面对他们丁点儿不能大意,不然就会被抓小辫子。

    虽然皇上制定策略,但推恩令不会立刻显现效果,某些诸侯仍然会猖狂很久,朝廷在段时间内要小心应付。

    赤凤国确实算是内忧外患,内部风起云涌,邻国虎视眈眈,尤其是北边的青璃国屡屡进犯,须得像苏将军那样的将领前去镇守才能安宁一阵子。

    赤凤国地处几国中间,很容易被围攻,边境总有些不安生,另外几国仿佛达成一种默契,这儿不动那儿动。

    真正大规模进犯的次数不多,但他们好像在试探赤凤的底线和实力,有的战役损失了土地和城池。

    但因赤凤国内部不团结,不能做到指哪儿打哪儿,无力收回城池。

    当初随明武帝打天下的将领多数已老去,小辈中有血性的佼佼者不多,在内又被掣肘,手中又没足够多的兵力,导致他们信心不足,好些人赞成讲和,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一样。

    当前形势之下更要倍加小心,颜很担心有人存心找他们的麻烦。

    去年在乾州地界上干了一仗,保护了明武帝,文宣中状元回乡祭祖,路上又遭遇几次埋伏,对方屡屡吃瘪,自然会想方设法报仇。

    届时她找个由头去会同馆看看才行,知晓哪些人在作妖才方便防备与应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