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人离去,繁杂事多-《帝执》


    第(2/3)页

    崔相公御史府出身,看起来查案是该由廷尉府经手的事情,他同样不该懂这些才是。

    但是廷尉大人早些年也曾在灵学院学习过,灵学院内教的无非就是读书认字,不会带着学生们去荒郊野外刨坟查验尸体,但是一些道理上的东西还是会讲上一些的。

    而且要知道死者是怎么死的,察看伤口和去案发现场是最基本的方法...

    但是由于许长安说这话的时候面容沉思,再加上什么要根据不同伤口的深浅来判断对方所使用的弓箭是什么配置,比如说多少石的弓之类。

    王招军是名武将,弓箭长枪这些兵器绝对不算是陌生,他清楚许长安口中那些是对的。

    他也知道许长安的说法没有什么玄乎,一些专业的人士确实可以通过死者伤口判断出射箭人选用的什么弓弩才能达到这么大的穿透力。

    而弓弩皆由军方配备,各地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选的材质也是不同,如此看来即便是相同的制作手法也不能保证一些细枝末节完全一样,更不可保证羽箭刺入伤口的深度一般无二。

    如此看来若真是如此,这桩案子似乎只需要去查验各地弓弩配置便可。

    只是王招军平常只是使用,并未仔细研究过,听到许长安这般年纪便有此等本事不禁对其开始佩服了起来。

    但是...

    许长安自然看不出来这些,这也是他知道自己提议被很多人拒绝后大松了口气的原因,同样正因如此他才坚决要拦住王招军入宫申请特旨。

    毕竟到时候即便是在众人埋怨下看到了伤口,却看不出来自己开始说的那些,可不就是打自己的脸吗?

    其实王招军的想法有些太过简单,由此来看他对于这桩案子有些心急,毕竟弓箭射出伤口深浅不只是与弓本身有关系,还与弓手的力度,甚至是环境因素等等,毕竟乱箭自然是有深有浅。

    而除了发生的那件大事以来,在鸿胪寺的情况同样是惹人注目。

    不管怎么来说,城里边发生了如何大的事情,国家政务自然是不可荒废的,即便是大军攻到城外,那也得是一起商量该怎么破。

    所幸鸿胪寺卿赵贤赵大人与此事并无牵扯上什么关系,因此尚还能安稳守在鸿胪寺内听着那些分毫不让的争执与谈判。

    虽说那件事情让朝堂上下人心不稳,不过鸿胪寺这边还是有着长足进展,清云郡未来十年税收已经成了囊中之物,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可谓是一件好事。

    毕竟按那位皇帝陛下口中所说来讲,人家可是要拿着这十年的税收去灭了楚国呢...

    其实整国上下没多少人把这句话当真,即便是大公子也认为他只这么着说说而已。

    毕竟楚国远在西方,中间还隔了齐国与靖王朝两个国家,先不说战线拉的太长粮草补给问题,就算是你把楚国给灭了,隔了两个国家,该派谁去统治?

    大公子自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将其丢在远方,终年不得回都,但是皇帝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毕竟人家拿着一枚铜板就能赢得了宁国的一州三郡之地,而如今给他一个国,谁也不敢猜想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他能筹备作出什么动作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