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音乐环节的首席评委,是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的元老李斯特老先生,他的点评又是另外一种风格: “说实话,我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从来都不觉得这首曲子表达的是悲伤无奈之情,而是一种压抑的释放,对未来的憧憬… 你们听的多的人应该可以感觉到,里面有一段舒缓的音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前奏给你的那种压迫感,如同清泉般缓缓地流出... 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总能让人心中泛起淡淡的伤感和坚强,就像我们常常在向上帝祈祷前所作的那样… 你可以听到琴音舒缓时的雄浑和低回,在夜色下,你被阴郁的氛围笼罩,此时你能联想到的,就是破败狼籍的画面和愁思凝重的悲伤。 当你听到钢琴明快的节奏,它奔腾如浪涌,你可以听到愤怒和抗争,你可以听到急切和追赶,你可以听到信心和热情,你可以听到正义…… 整个乐曲自然而完整,感情充沛,酣畅而有力度。 这虽然只是一首钢琴曲,但你的鼓膜分明的受到多个维度的震撼,这种饱满的立体感,让你有多个层面的回味,有伤感、有沉思、有奋进。 苏南先生的弹奏激情洋溢、挥洒自如,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如行云流水一般,和美妙的琴声一同组成了完美的视听享受! 让我们稍觉遗憾的是,3分半钟,乐曲结束了。曲子太短了,但同时也让人回味无穷。 乐曲结束后请不要急于睁开双眼,不妨如苏南先生进入乐章前一样,冥想一会儿,将乐曲的余韵慢慢吸入肺里…… 另外我还有一点个人的想法要供苏南先生参考,我觉得如果能重新编曲,让小提琴、爵士鼓加入后和钢琴一起形成和弦三音古典乐,可能会更加令人震撼。 这曲子写进了人的灵魂,能写出跟演绎出这种艺术的人必然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 而那些痛苦那些感动,那些激励,那些人类的美好情感才能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真可谓是,一首琴曲胜过千言万语!” 李斯特老先生的评述无疑更为专业,“和弦三音”的提议也迎来了苏南的会心微笑。 没错,前世地球上的马克西姆在现场演绎《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光有和弦三音,而且还有女声哼唱的和声伴奏。 “真没想到,在一场半商业性质的比赛中能听到如此伟大的钢琴曲! 因此我们三个评委一致同意把优胜票投给苏南,投给《战争狂想曲》,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没有异议。” 李斯特老先生说完后,剩下的中年评委宣布了比赛结果,引起了台下夏国阵容的欢呼和尖叫… “这位杰鹏的年轻钢琴师也不要气馁,像《战争狂想曲》这样的经典作品也不是经常能够问世的,非战之罪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