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了自己的家-《油菜花又开》


    第(1/3)页

    第164章  有了自己的家

    刘奶奶是那个年代女性的代表,她坚韧不屈,不畏生活的困难,在唯一的儿子牺牲后,她又勇敢地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她没有多少文化,却教会村里的每一个孩子勤劳、孝顺和上进。

    三河村每一户人家都接受过刘奶奶的恩情,所以早晨一听说刘奶奶不行了,就全都来到门口,都想再看看刘奶奶最后一眼。当刘奶奶闭眼的那一刻,上百人齐声痛哭,哭声震天,成为三河村史无前例的奇观。

    周小军家自从他母亲去世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之前找大队借的棺材,在秋收完成后,就已经请郭如森做好了,正好派上了用场。

    几个男人虽然心里也很难过,不过他们可没时间去痛哭流涕,张国柱和周新平叫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到大队,抬出了那口崭新的棺材。

    刘奶奶的家没有院子,门口就是马路,郭如森只好带着人们在门口的马路上搭了个凉棚,把棺材停在凉棚里。

    一切准备就绪,张伯母入殓完毕,全村男女老少全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柩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这才开始出殡。

    孙良才带着孩子们在前面开路,一边走一边撒些纸钱,白的纸钱如同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在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这是三河村下过最大的雪!

    灵柩后面,全村的妇女都跟在后面,连十多年没进过山的张伯母,在张自丽的搀扶下,也一瘸一拐地紧跟着送葬的人群。有的人号啕大哭,有的人低声而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着刘奶奶。

    地上雪白的纸钱,加上人们身上白色的孝服,在这凋敝的天地间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送葬的队伍在狭窄的山路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场葬礼虽然操办粗糙简陋,但是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重视程度上,在三河村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