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下馆子-《油菜花又开》


    第(3/3)页

    几杯酒下肚,张国柱脸上泛着红光,他眯起眼睛,看着郭如森,憨厚地笑着说道:“老郭啊,看来咱们是老了,咱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哪敢想想过下馆子,你们这几个孩子,没干多久,就把咱一辈子的愿望都实现了。”

    “老张啊,你这话我可不同意,你看看咱们三河公社,别的村孩子也不少,但这两年为什么唯独咱们村率先发展了起来?”郭如森一边抿着酒杯,一边问道。

    “因为咱们开办了砖瓦厂,然后砖瓦厂又带来了别的商机。”张国柱答道。

    “你说得对,但是只对了一半。自从今天高价买了继成的,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三河村能率先发展起来?我想来想去,这原因只有一个。”郭如森跟张国柱碰着杯,慢吞吞地说道。

    “是什么?”张国柱有些不明所以地问着。

    “都是因为咱们村有孙老师这样目光长远的文化人。”郭如森双手引着张国柱的目光,指向了孙良才。

    “你想,孙老师没来三河村的时候,孩子们上学也不积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从孙老师来到三河村,孩子们的学习风气一下就变了,这不,还出了两个高中生。”

    郭如森吃了两口菜继续说道:“这还不算,是孙老师给大家提出开办砖瓦厂的建议,然后又带领大家伙一起养蚕,这种分包到个人的做法,我敢说,不仅在三河公社,乃至在全国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效仿的做法。”

    “就拿我家继成来说,要不是因为孙老师支持,换作是你,你也肯定不会答应让他成天玩弄那些草,咱没有孙老师这眼光,谁知道今天他这些草就卖了个好价钱。”

    郭如森感触最深,看得很明白,分析得也最透彻,他知道,如果不是孙良才,他和儿子现在应该还是一对仇人,不可能其乐融融地坐在这里下馆子。

    “郭叔叔说得对,如果没有孙老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块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呢。孙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做人,也教会我们生存。”张自强补充道,自从孙良才来到三河村,他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