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班车-《油菜花又开》


    第(1/3)页

    第259章  班车

    当初为了修建水电站和方便运送铜矿的卡车出入,县里出资把三河村到县城的公路修葺一新。

    铜矿上的工人很多都是县城那边的人,铜矿艰苦的生活让他们对家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为了方便铜矿工人回家,也为了增强三河公社和县里的联系,在上级领导的同意下,开通了三河公社到县城的班车,创下了东川县公社通班车的最早记录。

    从此,三河村的乡亲们去县城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走山路,也不用赶着马车一路颠簸,早晨七点从从三河公社发往县城,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县城,下午五点再从县城回三河村。

    乡亲们想去县城办个事,买点东西,一天就能来回,极大地方便了三河公社的乡亲和铜矿上工人。

    当然,也极大地方便了两个人,那就是在县城上高中的周小军和赵春梅。

    以前,这两个孩子上学,需要一大早就起床,周新平去跟张国柱借了大队的马车,拉着两个孩子和头天晚上做好的窝头,折腾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到了县城周新平啃几口窝头,又得马不停蹄地赶回三河村,这一去一来,把大人折腾得够呛。

    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为了不让大人折腾,一个学期就回来一次。平时赶上周末或者假期,两个人会约着一起复习复习功课,或者是饭店里当个服务员,一来饭店管饭,省了饭钱;二来能挣点钱,虽然很少也很辛苦,但两个懂事的孩子却依然很开心。

    一开始,城里的孩子总是会在后面指指点点,赵春梅毕竟是个女孩,脸皮薄,一来二去,她在同学面前觉得很没面子,但周小军想起来孙良才说过:靠自己诚实的劳动来挣钱,这没什么丢人,反而应该感到很光荣。

    这才让赵春梅彻底放下了心理包袱,非常乐观自信地跟着周小军打着零工。

    听说从县城到三河公社开通了班车,从来没坐过车的周小军和赵春梅都特别兴奋,也特别自豪,因为他们听说,这是整个东川县所有公社中第一辆班车,他们都想去体验一番。

    这天是周五,周小军和赵春梅已经决定好了,坐班车回三河村,一来体验一下坐车的感觉,二来两个孩子确实有好久没回家了,还真有些想家了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