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迷雾(二)-《道门狂婿》
            
            
            
                
    第(1/3)页
    “天葬,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是藏族的传统丧葬形式,在人死之后将尸体运到天台,让秃鹫或其它鸟类、走兽啃食;
    天葬更多的是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大家都听过‘佛祖割肉喂鹰’的故事,舍身布施,方可飞升天堂;
    地葬,是最早消失的丧葬仪式,一般出现在游牧民族。在人死之后,当地人用马驮着尸体,尸体在什么地方被颠下马背,就葬在什么地方;
    一般地葬也被称之为“野葬”,和天葬的性质差不多,大多数尸体最终都会被动物吃掉;
    金葬,一般是王公贵族的丧葬形式,比如身裹金缕衣,用黄金打造棺材,生前金银傍身,死后金银裹身。
    木葬,是保存至今最久的丧葬形式,比方说金丝楠木,红木棺材,再到平民老百姓的普通木板棺材;
    说到这儿,我再插个小话,想必大家都听过“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句话,其中‘三长两短’指的就是棺材板,三块长板,两块短板。
    接下来再说水葬,这个应该就很好理解了?人死之后,把尸体抛入水中,让鱼儿分食;
    火葬,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丧葬仪式,既省钱又环保。
    土葬,大致形式就是咱们常说的“刨个坑埋了”,没有棺材,就裹上一层白布,挖个坑把土填上就行;
    其实除了以上这七大类葬法之外,还有很多衍生出来的葬法,比如树葬,穴葬,还有咱们看到的崖葬,
    总的来说,不论丧葬形式多么奇特,但最终目的还是缅怀亲人,那么就不得不涉及到祭拜这个问题,土葬,木葬,火葬,还有坟墓和骨灰坛可以祭拜,而像天葬,地葬,水葬,这些尸体下葬后也不知会被哪种野兽吃了肚子里,尸骨都找不到怎么祭拜?
    所以总结一点,越奇特的葬法,越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反而化繁从简的葬法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难怪李光爵在大学上公开课时会座无虚席,他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满船人听得津津有味儿。
    “但有一说一,现在买一块墓地也不便宜啊……去年我爷爷去世,在县城陵园买了一块几平方的墓地,就花了将近10万块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