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复言,抬枪敲出,迎战司徒芷峰。 战马交错,走三五丈,回马来战。 正阳抬枪刺司徒芷峰护心镜,司徒芷峰挥刀挡之,战马交错之机,正阳连刺两枪。 第一枪刺咽喉,司徒芷峰忙挥刀挡。 第二枪白光一闪而至,司徒芷峰看顾不及,长枪自左胁入,伤肺腑,司徒宏峰落马而死。 南郑城墙,司徒禹观之,不过二三回合,幼子战死,叫曰:“何将出城生擒正阳来献本王?” 言毕一人上前曰:“小将擒来。” 司徒禹观之,乃大将楚芸。 司徒禹喜曰:“将军出战,本王备酒席,候将军也。” 楚芸拜谢而出。 风尘萧瑟号角声,战旗飞雪绕东城。 月落楼兰解圣衣,江湖流芳笑平生。 楚芸飞马至战场。 正阳观之,来将头戴夜明盔,披柳叶绵竹凯,手握盘龙戟,骑踏雪朱颜驹。 正阳曰:“来将何人?” 楚芸曰:“我乃汉中大将,楚芸是也,吾来会汝。” 楚芸催马来取正阳,至一丈之地,抬戟刺正阳护心镜,正阳挥枪挡之。 战马交错,楚芸挥戟,连刺两戟,一戟刺后背,正阳挥枪敲出,第二戟,指左胁刺来,正阳抬枪击之。 二人调马复战,正阳摇枪来刺,连刺六枪,额头、咽喉、胸口、小腹、脊背、左胁。 楚芸挥戟一一挡出。 战马交错,调马再战,楚芸抬戟,连刺七枪,小腹、左右胁下、心胸、咽喉、左右双肩。 正阳挥枪敲出前面四枪,侧身避之肩膀两枪。 战马交错之机,正阳反握长枪,使枪杆抽击,楚芸后背,楚芸中枪,滚落马鞍,方欲起身,正阳枪尖置其咽喉之上,曰:“将军入握手,有何说?” 楚芸曰:“技不如人,无言也,速死便了。” 楚芸闭目引颈而待。正阳曰:“吾有数语,言于将军,听之便可回也。” 楚芸疑之。 正阳曰:“为将者,明事理,怀忠义,爱百姓,择贤主,而后立功名也。岂可豺狼为伍,助纣为虐。吾观将军,非奸诈之徒,故言之,望将军熟虑之,请归矣。” 正阳收枪退侧,楚芸听正阳一席话,如醉如痴,起身跪拜,正阳马下。 曰:“小将有眼无珠,不视山高水深;有耳不聪,未闻九天雷霆。故举枪来犯,死罪也。 小将今日方知,何为天,何为地也。吾愿摒弃前恶,为将军提鞭牵马,随将军左右,效死命也,望将军莫弃之。” 正阳曰:“将军不必如此,速请起。” 楚芸曰:“若将军不纳,楚芸死于此地,无生也。” 正阳大喜,跃下马忙扶楚芸,曰:“将军请起,今后兄弟相称便是。” 楚芸复拜曰:“不可,吾已拜将军为主公,岂敢以下犯上,坏礼数也,万万不敢。” 正阳曰:“吾知将军之心也,不必多礼。” 正阳见天色已晚,带楚芸来见王氏,王氏观一日之战,忧正阳安危,见正阳停战归来,迎之。正阳行礼,引荐楚芸,诉受降一事。 楚芸跪拜曰:“罪将楚芸拜见,王妃娘娘。” 王氏大喜曰:“将军真乃明节之士,速请起。” 楚芸起身立正阳身后,王氏为二人庆功不提。 诗曰: 贤臣决明主而侍,良擒择秀木而栖。 义士倾英雄从志,高鸟慕凤凰随风。 竹杆千尺坚不屈,百折不挠节不毁。 桃花三朵满江红,淮河两岸度客卿。 南郑城,司徒禹立城楼观战,见楚云已被正阳擒去,天尽暮色,收兵回府。次日命左右传令击鼓,亲自率兵,出关叫阵。 正阳至战场观之,军前举汉字白旗,司徒禹立其下,头戴傲龙银盔,身披锁子金甲,手提泼风大砍刀,骑千里良驹,名曰日月骁骦马。 司徒禹刀指正阳曰:“吾乃汉王司徒禹是也,汝正阳乎?” 正阳曰:“然也,尔不遵臣节,自立为王,危害一方,可知罪乎?今王妃临汉中,尔若悔改前非,为时未晚也。” 司徒禹笑曰:“汝草莽小儿,其暗中原之事也。天下能着皆称王侯耳。王氏反贼也,本王生擒汝母子,献唐王报功也。” 司徒禹不闻正阳之劝,催马上前,高举大刀正阳面门砍落,闪白光而落,正阳横握长枪上挡,司徒禹如击砍山石,双手震麻,大刀上弹,战马交错,拨马复战。 正阳抬枪刺司徒禹脖子两枪,司徒禹左右侧身夺过,正阳复刺出五枪,前胸、护心镜、左右胁、小复司徒挥刀一一挡下,战马交错,调马复战。二人南北围绕,东西争抢,刀枪相会,个显岂能,互补相让,尽出死力。 可谓欲饮其血,食其肉;恨臂力不足,刀枪无快。 正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