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寻仇家游历江湖 忠侯府李氏惑-《唐室演义》


    第(1/3)页

    话说正阳整顿人马,张桓楚为前军,复前行,出剑阁,入绵州,过汉州。

    一日至成都城十五里。世子李纯,出城来迎王氏,啼泣拜之,曰:“不孝逆子,迎驾来迟,不能护母亲周全,死罪也。”

    母子相见,王氏亦落泪,谓李纯曰:“正儿在侧,王氏何惧。

    今不死,皆正阳之功也,纯儿速拜正儿,今后兄弟相称,齐心用事耳。”

    李纯曰:“李纯羞见,贤弟之面也,今后多教之。”

    李纯欲拜,正阳不受。扶之,曰:“兄长折煞,小弟也,正阳岂敢受之。”

    逐李纯携正阳之手,请王氏入成都。

    休三日,正阳入内室,见王氏辞行,曰:“孩儿宿仇未结,今日出成都,往南海,寻妖道也。”

    王氏曰:“吾儿即雪父仇,母亲岂能阻碍也,恐路途险恶,小心行使,有无得偿,且不可心劳伤神。

    速去,速回,莫让母亲挂念矣。”

    正阳拜之,曰:“正阳谨遵母亲教诲。”

    王氏立门相送,世子送至城门告别。正阳携楚云,西南而行,跃高山,度江海,寻访南海黄石洞,不知走了,多少时日,无人知其所在,意沉志挫,愁云惨雾,行走黄河南岸。

    衣衫褴褛容颜愁,傲骨销魂气尽衰。

    江湖水深山路远,满腹硝烟落空处。

    正阳低头前走,耳闻歌声,抬头观之,见河岸鱼翁钓鱼,卧青石而作歌。

    歌曰:

    黄河弯弯兮,鱼儿上钩,顺流者去,逆流者来。

    正阳疑之,近前观之,鱼槽内空空如也。

    正阳曰:“老人家,钓鱼难乎。”

    鱼翁曰:“未也。”

    正阳复问曰:“既不难,何故不见鱼儿。”

    渔翁曰:“时机未至也。”正阳起鱼竿视之,虽有鱼钩,不见鱼腮。

    正阳曰:“老人家,利儿诱之,方可上钩也。”

    鱼翁曰:“老朽名虽钓鱼,实乃钓命耳。”

    正阳疑之,曰:“何为命?”

    鱼翁曰:“世间之物,因果所至,为命数也。

    虽可逐人力,而不可逆天命,强索也。时至自现之。”

    突见鱼竿抖动,鱼翁收竿,一条鲤鱼投钩也,有一尺之长。

    鱼翁哈哈大笑。

    正阳豁然顿悟,上前跪拜曰:“谢老人家教之。”

    渔翁曰:“客习武之人乎,姓名何称?”

    正阳曰:“然也,吾名正阳也。”

    鱼翁曰:“果真今时英雄耳,我所居茅庐,于此不远,将军随吾尝鲜,不枉相见之缘。”

    正阳喜曰:“多谢。”

    未走一阵,至茅庐,楚云立门外候之,正阳入内,渔翁自烹鱼而去。

    正阳见室内一物深喜之,所喜之物,乃一杆盘龙金条枪也,黄光闪烁,立室角,宝箱一侧。

    正阳未敢造次,少顷渔翁捧鱼入,正阳食之。

    渔翁见正阳窥视金枪,笑曰:“将军喜金枪乎?”

    正阳曰:“不敢。”

    渔翁曰:“此乃吾祖上所用也,非渔夫能用之,此物送将军何如?亦可显此物之用处,胜于随我没黄土。”

    正阳曰:“晚辈如何报此,大恩也?”

    渔翁曰:“将军少生杀戮,吾之愿也。”

    正阳曰:“正阳岂敢。”

    渔翁曰:“将军开箱视之,箱内之物,亦送将军用之,老朽甚困,就此别也,将军莫扰我仙梦也。”

    渔翁入侧室而去,正阳开箱观之,金光闪烁,内有战甲,七星八宝金龙盔,九宫八卦麒麟铠。正阳披战甲,提金枪,往渔翁三拜而出。

    身外三尺,映射金光,犹如天将下凡。

    楚云观之,曰:“恭喜主公,得宝甲神兵。可横行天下也。”

    正阳哈哈大笑,跃身上黄唐龙驹,狂奔而走,楚云逐其后,身后茅庐消失不见也。

    诗曰:

    金龙甲光映日月,盘龙枪冠绝英雄。

    黄唐驹封锁山河,震天弓坠落繁星。

    身居乱世起风雨,学书练武昌正义。

    胸怀黎民征逐北,兼并豪杰安天下。

    却说山南东道,江陵府内,有一将侯之门,江陵忠侯府。

    此忠侯府便是,红门旧臣尉迟敬氏之后,尉迟元之府。此时时忠侯府有其夫人,李氏掌管。

    尉迟元坐守南边关,白玉关。

    因南唐有北侵之意,尉迟元坚守边关,已有数年未归府。

    李氏非原配,原配张氏剩下长女尉迟江燕,幼子尉迟江雨不久便离世,唐王念其守边关有功,其君主李氏,许配尉迟元为夫人。

    当时未过几日,边关事急,尉迟元回白玉关,多年不得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