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极曰:“汝知罪乎?” 胡如意曰:“未犯军法,何罪有之。” 秦极曰:“奸贼,自以为皇上所宠,目无国法乎?使裙带之功,居于诸臣之上,蛊惑皇上,欺压百姓,残害朝廷忠臣,此乃死罪也,来拿此三贼,重杖四十,后议之。 侍官依命,扣压胡氏父子于地,使棍击之。 辽将见秦极左右诸将,不敢阻之。胡氏父子,日日击打百姓,今方尝其味,大叫绕命,皮肉崩裂,血水横流。胡如意叫曰:“元帅绕命,小人无曾冒犯元帅军威,元帅绕命。” 杖过后,胡氏父子,死而复生也。秦极复使胡如意,自胡府出金银,付百姓工钱,以三倍尝之,死者给其家,金银慰抚。 病者出钱医治,复偿工钱,原去者归之,留者复用,又留尉迟江雨,殷天禄领兵督之,出军令谗害百姓者斩之。 事了,秦极领诸将回府。 梅花落絮夕阳红,秋雁愁归残雪夜。 愁云苦雨泪纷飞,小楼东风影萧条。 且说辽将抬胡氏父子回府院,请太医救治,父子卧榻不起矣。 胡如意犬牙紧咬,欲思报仇,遣夫人入西宫,诉胡姬曰:“娘娘,老爷,二子,皆使秦极,无故重杖四十,离死不远矣,复辱骂娘娘,乃群带之功升公爵,烟粉之色入宫阙也。 老爷使我报娘娘,用此契机,使皇上诛秦极,一则报羞辱之仇,二则除后患也。” 胡姬曰:“母且归之,本宫自说皇上,诛秦极,为父亲雪恨,促成其事也。” 夫人去之。胡姬退去西宫娘娘服饰,穿庶民之服,入见唐王。 唐王观之疑之,曰:“美人何故,如此装束也。” 胡姬双手捧朝服,泣拜堂下,曰:“妾蒙皇上垂怜,入住西宫,封为娘娘。父兄位居国老国舅。 臣父兄每每念,皇恩浩荡,日夜悬心,勤勤恳恳,建造琼楼,以悦圣心。 未曾想,元帅秦极所妒忌,飞来横祸。辱臣妾为妖精妲己,骂父兄乃裙带所升。无故擒我父兄重杖之,人事不知,昏迷数次,几丧命也。望皇上放臣妾父女,回故里。 一侧君臣和睦。二则臣妾父兄,可活命也。请皇上怜之。” 唐王闻言,大怒曰:“岂有此理也。” 唐王深爱怜之,起案上前来,扶起胡姬,牵其手坐身侧,曰:“爱妾速起,莫劳花柳之身也。朕为之平反。” 遂传李斯问其事。 李斯知西宫有宠,献媚胡姬,答曰:“却有此事,元帅秦极亲帅兵将,至琼楼营地,擒国老,国舅,辱骂娘娘,于众百姓,兵将之前,私自用刑,杖击大臣,几乎死矣。 长安城百姓无不言,元帅威武,娘娘,国老视为草芥耳。” 唐王大怒,传旨击鼓升殿,移驾金銮殿。众臣闻鼓声而聚,心疑有事,拜贺复位。 唐王金钉板,拍龙案叫曰:“秦极何在!” 左首秦极出班行礼,曰:“微臣在。” 唐王曰:“逆臣秦极知罪乎?” 秦极曰:“臣克尽职守,未知有何罪也。” 唐王曰:“逆贼敢巧编乎,辱没西宫娘娘,私杖国老国舅,欺朕小弱也。来人,速拿秦极,压至武门斩首,警示众臣。” 侍官上前,欲带秦极出。 左列一人出班阻侍官,叫曰:“且慢。” 此乃段风烈是也。 随段风烈复出几人,罗玉、张桓楚、尉迟江雨、程虎、殷天禄五人出班也。 程虎曰:“皇上息怒,胡班父子,欺压百姓,克扣资费。故元帅杖击之。此乃惩罚有罪,以正国法,无罪而有功也,皇上明察之。” 殷天禄曰:“元帅有大功,皇上岂可,小过而诛功臣也。” 唐王曰:“若有过错,何故无先奏而后行也。若皆仗有功,私自用刑,辱骂皇妃,朕为九五之尊,颜面何在,如何治国也。卿等速退,秦极不诛,法令不行矣。” 段风烈大怒,双眼冒冷光,青面变紫,厉声曰:“吾等,随二哥下山,不计生死,冲锋陷阵,一心报国,流心血辅唐室。 今皇上若顺美人之意,不思前事所为,非诛我兄长。 我兄弟几人弃官罢职,不作唐臣,不食唐禄,带我兄长复归卧虎山,当我自在王也。 言吧,扯下官服,顶冒弃之于地,张桓楚、罗玉五人皆弃官服而立之。 唐王见诸将,有怒色,甚惮之,不知所错。 右首徐美祖班谏曰:“微臣之见,今日之事,两方皆有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秦极元帅一职,恕其过错,君臣得全。不然诸将皆去,唐室江山何人守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唐王曰:“既有丞相,诸将为其求情,免秦极元帅之职,以当其罪,无事退朝。” 唐王面色不悦,甩袖归西宫。胡姬迎之,见唐王面无喜色,曰:“皇上何故,龙颜不悦?” 唐王曰:“本诛秦极,为美人出气,不料众臣阻挠,无奈只免去元帅官职也。” 胡姬虽心有不甘,面无异色,曰:“有皇上垂怜,臣妾不敢有奢望,在者若因臣妾之故,诛杀大将,臣妾岂非国家之罪人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