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书法-《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第(1/3)页
    现代人提起秀才,总是一脸的轻蔑,认为他们是食古不化的老夫子,思想僵硬的老顽固,只会机械背些四书五经。
    标签就是“穷酸”!
    因为秀才是站在功名的最低端!
    一辈子中不了举!
    显得可悲!
    举人就可到吏部报缺补官,进士直接授官,这举人和进士能骂,但总感觉心里的底气不怎么足……
    可实际上呢,满勤自入关以来,总共二百六十年,童生的总数大概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秀才只有四十六万人!
    可以说,成为秀才,已经打败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也是清朝秀才,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
    岁贡生是秀才成绩优异者,可入国子监读书。
    写《警世通言》的冯梦龙,青年高中秀才,后屡试不第,也成了贡生入国子监读书……
    在《知否》里的孙秀才,淑兰的前夫,家中一穷二白,等中了秀才之后,盛大伯家中赶着将女儿嫁去,田产、铺面、房子、奴仆等等,嫁妆丰厚。
    徐秀才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知识渊博,非一般的大学教授可比。
    “弟子谨受教!”
    周元有若侍童一样,双手捧着打开的书卷,俯身倾耳,极为恭敬,等徐秀才解完疑惑之后,深深一揖,然后重新入座,继续温书。
    “你有什么问题?”
    徐秀才这才回首,看向一旁等待的白贵。
    他眼角略带满意之色。
    以往他在教习别的孩童之时,一些入学不久、礼仪未深的蒙童往往会打断他,抢先询问,让他很是不悦。
    现在刚入学来了一个知礼的孩子,他也心中舒服。
    “回先生话,额不会用笔,害怕不能按期完成先生给额布置的任务,还请先生教我。”
    白贵略躬一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