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文徵明(求首订)-《猎宝》


    第(2/3)页

    的确,压轴戏,是一场折子戏的倒数第二个剧目,而倒数第一个,叫做大轴。这唱戏是这样,最后一出其实算是散场戏,甚至有的人就已经起身走了。倒数第二个才是最重要的。

    “差不多的道理,要是放到最后一个,怕乱。”孙中原道,“而且心理作用很关键啊,你不觉得最后一件容易出问题么?”

    “我要是喜欢了,就盯我喜欢的!”霍晓东抽了一口烟,“不过,确实也是,这参拍的人五花八门,保不齐。”

    孙中原这才翻开了书画和家具的画册,结果,那件接了腿儿的翘头案,放到了最后大轴位置。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残了。

    而压轴拍品,是一件郎世宁的工笔花鸟。

    孙中原微微皱眉,看来,书画方面,的确是没征集到像样的好东西,郎世宁虽然出名,在康雍乾清三代都是宫廷画师,画作真迹也价值不菲,但毕竟是个外国人。

    可见,征集到的书画,没有比他的画作价值高的,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都没有。

    不过,孙中原随后又翻了翻,居然发现了一幅文徵明的作品!

    这幅画横占了两张页面,很大,款儿和朱印清晰,都是落着文徵明的,是一幅《寒林秋霁图》。

    文徵明的作品,怎么会不放在压轴的位置?郎世宁怎么也不可能比过他啊?

    文徵明的名气,确实是太大了,赫赫有名的明四家之一。明四家的其他三位是:沈周,唐伯虎,仇英。

    这四位,在明代的书画界,就相当于八十年代娱乐圈的四大天王。而且四个人关系其实很密切。沈周是唐伯虎和文徵明的老师,唐伯虎还拜过一个叫周臣的人为师,而周臣也教过仇英。同时呢,文徵明还和仇英合作过不少画作。

    孙中原有些纳闷儿地看了看简介,怪不得!简介上说明了,这是仿作!

    同时呢,鉴定出纸张和墨色没问题,几乎是同年代的仿作,也应该是明代书画家的作品。

    “真讲究!”孙中原没看过这幅画的原品,只看图片没法定论,但是这种严谨的态度,实在是少之又少。要是有的拍卖行,估计就不会点破了,多拍一点儿是一点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