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斗彩鸡缸杯-《猎宝》


    第(2/3)页

    成化皇帝朱见深,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他,那就是“弱”,身体弱,精神也弱。就连找老婆,也找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姑姑。

    成化瓷器,也同样具备弱的特征,那些纹饰,纤细扶摇,那些枝叶,弱不禁风,那些小鸡,楚楚可怜。但正是因为这种弱,造就了一种别样的病态的美,造就了华夏瓷器史上的一个高峰。

    曾经有学者指出,在华夏,病态的美,甚至有点儿变态的美,是美的最高等级,比如金鱼,比如瘿木,比如西子捧心。

    不过,成化这个皇帝,也不是单纯的弱,从本质上来说,与那些重视文治武功的祖宗们相比,成化皇帝更注重内心的表达,喜好生活化的细腻的风格。

    孙中原曾经在博物院隔着玻璃柜长时间审视成化瓷器,这时候,他的心中总是会涌起一个念头:朱见深,他肯定是厌倦了皇帝这个工作的,他痴迷于艺术,醉心于情感,孱弱却又执着,以至于在艺术品的追求上,妙到毫巅。

    成化斗彩,又少又精,从来都是珍品。即便是在明代,“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

    五百余年来,成化斗彩,从来就没有断过仿制。其中,以清三代为最。不过,那时候的高仿,是一种学习借鉴,一般都会落当朝的款儿或者不落款儿,只有很少的,才会同样落上成化款儿。

    这只小巧的鸡缸杯,显然不是成化本朝的器物,但是却落着成化款儿。

    孙中原仔细审视了一下,根据微弱的宝光的情况,这应该是民国年间的仿品。

    成化斗彩的高仿,以清三代为最,孙中原没想到,民国年间,还有如此高手!

    “大爷,这杯子,是要卖的么?”孙中原递给老人一支烟。

    老人没客气,接过之后拿起打火机就点上了,吐出一口烟雾,才问孙中原道,“你想要?”

    “是啊!”

    “真想要?”老人居然又问了一句。

    “大爷,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么?”

    老人笑了笑,“可是我要价不便宜。”

    这东西,就算刚入门的人,也不会相信是真的。很多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当认定是仿品时,哪怕仿得再好,也不愿出高价。仿品嘛!

    当然了,如果是古人仿古人,比如明代的仿品,清三代的仿品,或许还有人愿意抬一抬。但是这只杯子,从形制上也能看出,清三代之前,甚至在有据可考的清代,也没有这种偏小如此明显的仿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