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穿小鞋-《猎宝》


    第(2/3)页

    所以,总有人喜欢连着说,秦汉,隋唐。

    秦朝的古董,和西汉的古董,相似之处很多。比如玉器,甚至从秦朝之前的战国晚期一直到西汉早期,特征都差不多,故而被称为战汉玉器。

    不过,隋朝和唐朝的古董,风格差异化要相对明显一点儿。

    隋朝的白瓷,在华夏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不玩瓷器的人一般不知道。隋代之前,青瓷当道,从隋代开始,出现了成熟的白瓷,并延续下来。

    成熟白瓷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彩瓷发展的一个基础,不管是釉下彩里的青花、釉里红,还是釉上彩里面的斗彩、五彩等等,它们的底子都是白的。

    实际上,白瓷与青瓷工艺上的区别,关键就在于胎和釉原料中含铁量,白瓷含铁量低。但完成这个突破,却用去了从东汉到隋朝数百年的时间。

    两人继续逛,在一个主要摆放着小件的摊子上,陈丹洋发现了一件青白玉的玉鞋。

    陈丹洋觉得有意思,拿起看了看。

    这只玉鞋很小,也就是四厘米长,一厘米多宽,鞋头浮雕了兽面纹饰。

    “这是做什么用的?”陈丹洋转而问孙中原。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稍微愣了愣,心说这小伙儿不问我也就罢了,关键也不问最主要的,比如材质,年份,价值,上来就问做什么用的。

    这么小的玉鞋,刚出生的婴儿也穿不上,摆着又太小,当然是配饰了!

    “这个一般是挂在腰上。”孙中原道。

    陈丹洋疑问的就是这个,他当然能想到是配饰,但问题是,“把一只小鞋挂在身上?这不成了穿小鞋了么?”

    “古代文化和现代是有差异的。首先只要玉器的东西,都比较贵重,寓意都很美好。这佩戴玉鞋,寓意辟邪!穿小鞋,还延伸不到玉器上。”孙中原解释道。

    实际上,穿小鞋的典故,宋代就有了,不过说的是女子穿的绣花鞋。是故意把出嫁时穿的绣花鞋做小了,穿不上,让女子无法出门上轿子,大抵是这么个故事。

    “这是什么年代的?”这一次,陈丹洋没问孙中原,规矩他已经懂了不少,而是问向摊主。

    摊主笑了笑,“我也不给你穿小鞋了,谁让你和一个行家一起来呢?清代的!佩戴玉鞋,也是清代比较流行。”

    陈丹洋又看了看孙中原,孙中原问他,“想要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