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姚宗仁-《猎宝》


    第(2/3)页

    这摊主显然也是当成汉玉来卖的,一开始并没有拿出来,只是因为邝西寅看了几眼摊子上的一件高仿战国出廓璧,便连连摇头,又觉得徐北武和邝西寅不像一般人,这才拿出来。

    “你怎么看?”邝西寅看了看孙中原。

    摊主这才明白,合着来的这个小伙儿和俩老头儿是一起的,这下成了“三打一”了。不过他也有些奇怪,这俩年纪大的,居然看了半天之后,又去问这个年纪小的。

    “到不了汉。”孙中原接口道,“古韵不太够。”

    “清仿?”徐北武眉头一皱。他没有说得太具体,要直接说乾隆工仿古,那也不便宜,不利于讲价。

    孙中原明白,点了点头。

    “三位,我看你们还是拿给我吧,也别玩儿什么相互问答了。我这块是实打实的汉玉,价儿就是刚才那口价儿,落不了!这,你们也算捡漏!”

    徐北武拿着玉玦没动,孙中原看了看徐北武,“他要多少钱?”

    “三十块。”徐北武笑了笑。

    这里的三十块,是三十万的意思。

    如果真是汉玉,三十万的确不高,这玉玦和那件刚卯,是差不多同档次的东西。地摊上的要价,有时候是这样。当然,这摊主也说不定已经知道不是汉玉,当汉玉卖。

    “我再看看。”孙中原从徐北武手中结果了玉玦。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期间还对着阳光瞅了瞅,最后孙中原指了指玉玦的内圈,看了看徐北武。

    “我看到了。”徐北武道,“摊主也知道。”

    玉玦的内圈,有个地方刻了个隶书的“仁”字。

    “我就说是块汉玉,你们三个研究半天还不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仁是儒家核心思想,刻个仁字,更说明了这一点。”摊主立即说道。

    孙中原轻轻摇头,这宝光是不会出错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东西不假。至于为什么刻上一个“仁”字,有可能像摊主说的,这玉玦有仿造原型,原型上就刻了字。也有可能是仿造时的其他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