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万历开关-《寒门之士[科举]》


    第(1/3)页

    “泽远,你我一道入内。”

    柳贺却谦让了一步:“元辅先请。”

    待申时行入了内,柳贺才跟在二人身后缓缓进入文渊阁中。

    众官员进了文渊阁,便显得文渊阁中愈发逼仄,大明朝办公环境差是各个衙门的常态,内阁已经是十分不错的,至少阁臣们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虽不及任礼部尚书时那般舒服,柳贺也算是满意。

    何况廷议放在文渊阁正正合适,若在洪武朝时,廷议非得在天子眼皮底下进行,议题也由天子选定,遇上朱元璋那般脾气的帝王,廷臣们别说提议了,恐怕要时时担忧自己人头落地。

    文渊阁正好,阁臣们虽有各自的心思,却也都属文官集团,若是放在天子眼皮底下,哪怕当今天子好糊弄些,官员们也会觉得不自在。

    待众人都坐下,官员们便各自站出,对今日所议开海之事进行讨论。

    其实开海这事已经议论了数月,争论点根本无需多言,廷议之前众官员已经确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再行一轮也就是走过场。

    阁臣及六部正堂俱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都不知他们究竟在听,还是什么都没有听进去。

    柳贺抿着茶,只觉今日穿得稍多了些。

    人一多就容易觉得闷,尤其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环境中。

    开海一事主要涉及工部,便由工部侍郎将帖子下发给各个官员。

    柳贺领了帖子却未立刻去写,而是稍稍候了片刻,去看众人神色。

    他心想,张四维为这一日恐怕已准备了一段时间,他任次辅时虽处处受张居正钳制,但朝中官员皆知,张四维并不是十分好打交道的官员,可今日他却一改平日严肃神色,模样变得十分亲和。

    说他转性了柳贺可不相信,无非就是想从三品京官中得到更多支援罢了。

    柳贺抬眼时,便见兵部尚书吴兑先上前去,将自己所写的帖子交给了工部左侍郎。

    路过柳贺时,吴兑短短停了片刻,便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边饷之事,柳贺帮了吴兑的忙,柳贺正要为廷议一事联络吴兑,对方却已回信给他,说兵部上下他已经嘱托过一遍,此事必然没有问题。

    之后王国光与张学颜也逐一起身,吏、户二部的官员跟在二人身后,将帖子一一交出。

    堂中官员也十分好奇,不知王国光与张学颜是否都已被收买,此事乍听之下或许令人觉得荒谬,可细细一想,却并非全无可能。

    王国光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遍历三朝才至如今,六部尚书中,属他年岁最大,他已有七十岁,此时入阁几乎是不可能,阁务如此繁忙,他已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

    而张学颜在户部尚书任上已有几年,想更进一步,唯有吏部尚书一职最为合适。

    文渊阁中静谧无声,待堂中一半的官员都交了帖子,柳贺才缓缓起身。

    在这时候,张四维也恰巧站了起来:“泽远,请吧。”

    “元辅先请。”

    无论为开海一事争论了多久,柳贺和张四维面上始终客客气气,仿佛从未有过争端一般。

    平日里张四维老成持重,柳贺年轻气盛,但在在场官员看来,今日二人仿佛调转了一般。

    沉稳的那人变成了柳贺,张四维则似乎有些急躁。

    待柳贺交过帖子,见申时行还坐在原地,他不由多问了一句:“次辅可是还未下定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