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将军和茶娘-《浴血重生,纨绔大小姐》
            
            
            
                
    第(3/3)页
    茶娘只是摇头拒绝,笑着一一谢绝人们的好意。她笑起来的时候,一双眼睛里就好像漾满了温柔的秋水,盈盈波动,叫人心驰神往。
    不知多少人被她的一双眼睛迷住——虽然她蒙着面纱看不到她的容貌,可那些人们怀着各种心思,还是愿意为了她的一双眼睛而痴迷不已。
    那是一双妖精的眼睛,魅惑又美好。
    说书先生是茶娘偶然救下的,虽然是官道,可也少不了不要命的土匪,那日茶娘听到呼救声,便出来查看,见是三个手拿大刀的大汉追着一个柔弱书生跑,便挺身而出了。土匪见色起意,根本不把这么一个柔弱的女人放在眼里,甚至还想强占了她。
    那是说书先生永远也不能忘记的一幕:柔柔弱弱的茶娘轻笑着,手里握着一柄软剑,一步杀一人,毫不手软。鲜血染红了茶娘的白衣裙,无端的叫人觉得有些凄美。
    那天茶娘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第二次动手杀人,你得报答我。
    问,如何报答?
    答,我缺个人陪我说话,不如你就留下来吧。
    于是书生放弃了回到京城,真的留下了。他读过书,知道的见闻也多,尤其崇拜当今的战神将军,某天实在闲得无聊,便扯开了嗓子开始给茶娘讲故事。
    一开始只是讲些京城里的有趣见闻,就是芝麻大小的事儿,在他嘴里也能被说出花儿来,渐渐地,来喝茶的人也迷上了他的故事,来喝茶的人越来越多,来听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干脆叫人帮忙搭了个台子,好天气的时候书生就上去讲故事,慢慢的,俨然成了一个合格的说书人,人们都叫他先生,说书先生。
    天气好时,茶娘便煮茶,书生也就上台说书。每逢阴天下雨下雪时,茶娘便关门谢客,无论谁来,都不肯出来煮茶。理由是——天气不好,她的心情便不好,没有好心情煮出来的茶,便尽是苦味,没有一丝甘甜,煮了也是浪费。
    书生一直都知道茶娘身上有故事,可他不敢问,怕问了,她便对他厌烦了。于是每逢天气不好关门不做生意时,书生看着坐在窗边绣花的茶娘便会发呆,在脑子里幻想出无数个精彩又美好的故事来,想象那些故事里的主角都是茶娘小九。
    可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她身上有故事,可那些故事绝非像他幻想的那般美好——若真是美好的故事,她又怎么会孤身一人守在这里,一守就是多年?若她身上的故事真是完美的结局,她的眼睛里又怎么会流露出那样哀伤悲痛的情绪来?
    一日大雪,官道上积雪太厚,马车都不敢走,除了着急运送货物的镖局经过,向茶娘讨一杯白水喝,此外再无人迹。
    破天荒的,茶娘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绣花,而是望着窗外漫天的大雪,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书生想了想,除夕了。
    哦。茶娘淡淡的应了一声,似乎是轻叹了一声,原来除夕了啊。
    茶娘打开门,开始清扫门前的雪。
    书生想去帮忙,茶娘却执意不让,自己一言不发的将门前的雪一一清扫干净了,而后又开始清扫连接着门前官道上的雪。
    直到正午,官道都被她打扫干净了一大段路,自远处看,就像是特意在迎接着什么人回家一样。
    茶娘不说,书生也不敢问,只是默默地站在她身后,陪着她一起等。
    一直到了傍晚,雪下得有些大了,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洒落下来,落在茶娘的头发上,不一会儿便染白了她的发。
    书生伸出有些冻僵的手,想要替她拂去那些雪花,可伸到一半,顿住了。
    因为他突然想到,白雪染白了他们的头发,这样,算不算是一起白头了?
    走吧。
    茶娘似乎是叹息了一声,转身进了屋子。
    在她转身的时候,书生好像看到了她脸颊上的泪水,无声无息,和这漫天的雪花一样,滑落无声。
    茶娘带着书生一起离开了。
    第二日天放晴的时候,有人赶来喝茶,却惊讶的发现,茶坊门上落了锁,窗沿上放着一个竹筐,竹筐里摆放满了一个个包装完好的小袋子,里面装的是烘焙好的茶叶。竹筐下压着一封书信,是茶娘亲手写的,字如其人,婉约中又透着潇洒,大概意思就是,她以后不会再回来了,若是人们还想喝她的茶,那便把这些装好的茶叶带走,她亲手烘焙出来的茶叶,不用煮,就是用热水泡一泡,也能茶香四溢。
    只留下一筐子茶叶和几句话,茶娘便离开了。
    自此没有人再见过她。
    后来在京城的街道上,在繁华的地处,新开了一家茶馆。
    茶馆名字叫除夕。
    没有人见过这茶馆的老板,只是有人认出了那熟悉的味道——那股幽幽的茶香是封存在记忆里的,自茶娘走后,那些人便再没有喝过同样味道的茶。
    可这家茶馆里煮的茶,就是那个被遗忘了很久的味道。
    规矩也是同茶娘的规矩一样,每天只接待十桌客人,一桌上只有一壶茶。
    一壶茶三文钱,点心免费。
    于是那些人纷纷跑到茶馆里一探究竟,想要知道这老板到底是不是那位茶娘。
    可没人能见到那位神秘的老板一面,问的人多了,茶馆里的伙计便统一对外说,我们老板是个男人,不是你们想见的茶娘。
    茶馆的生意日渐红火——除了实在出色的茶艺,还有低的可怜的价格。三文钱,在这京城里,也就只够买一个白面馒头,施舍给乞丐都嫌少。
    是以茶馆的名声越来越大,直接传到了皇宫里。
    战神大将军班师回朝那天,皇帝特意包下了整个茶馆,用来给将军洗尘接风。
    这对于茶馆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殊荣了。
    于是那位神秘的老板亲自出来了,竟是个面容白净的书生。书生当着皇帝和大将军的面,煮茶沏茶,一番下来,茶香四溢,令人陶醉。
    不愧那茶香飘十里的美名。
    大将军是个年轻的男子,面容俊朗,许是常年在外征战的原因,眼里布满了风霜,就连一双手上也尽是大大小小的伤口。
    许是眼前的茶艺表演实在是太精彩,又许是这茶实在太诱人,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大敌当前都面不改色的大将军,看着一杯小小的茶水,居然红了眼眶。
    茶馆老板亲自捧了茶送到将军手上,说,将军啊,这杯茶,是我替一位故人为您煮的,茶叶是我的那位故人亲手烘焙亲手保存的,在我这里,已经放了三年了。
    将军端起茶杯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茶水入口,竟是苦的。
    将军泛红了眼眶,问,她可有留下过什么话?
    她说,若是有朝一日将军回来了,便叫我把这杯茶煮给将军喝。这茶,是三年前她亲手采来的,原本以为等的人会如约而至,可没料到那人竟负了她——三年前的那一个除夕夜,她等的人没有回来接她。誓言被负,她便离开了。不久之后便染了恶疾,到底没能撑过那个冬天。
    将军闭上了眼睛,许久才问,她的坟墓在哪儿?
    就在当初你们约好的那个地方。将军,您不应该忘了的。
    谢谢你。许久,将军才睁开有些猩红的眼睛,仰头将那杯苦茶一饮而尽。
    茶馆老板看着将军,替茶娘转达最后一句遗言:若是能重来一次,将军是选择建功立业,还是选择娶了她过平凡安稳的日子?
    将军终究是没有回答。
    三日之后,将军主动上交兵权,辞官,回乡。
    又过半月,有人经过那条官道,发现了将军的尸首。
    将军自刎而死,留下血书,希望能和茶娘合葬。
    皇帝叫来茶馆的老板,听完了茶娘的故事,不胜唏嘘,下令把将军和茶娘葬在一起,按照皇亲国戚的礼节,风光大葬。
    将军死后,茶馆关了门,老板也消失不见了。
    后来有人说,那茶馆老板跑去了将军和茶娘的墓地,守了三年之后,就在茶娘坟墓的旁边,亲手挖好了自己的坟墓。
    自此,京城里再也没有人喝到过那样沁人心脾的热茶。
    渐渐地,茶娘和将军的故事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于是被传成一段佳话,被写成了无数个版本的话本子,在各种各样的茶楼里被传颂着。
    可是终究没有人会记得,那个崇拜战神将军的说书先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