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舰队出动-《征服者威廉大帝》
第(2/3)页
这种全风帆战舰威廉称作是盖伦船,是威廉依照着历史上盖伦船的样子‘发明’出来的船型,它早在威廉统一诺曼底的时候就开始研制,并在两年前威廉攻打布列塔尼公国的时候开始陆陆续续下水的。
首先盖伦船使用了风帆作为动力取代了原先桨帆并用的龙首战舰和柯克船,从而增加了舰队的最大航程,增强了舰队的远航能力。
盖伦船在威廉的设计下有两种型号,分为二桅和四桅的,其中二桅小型盖伦船的风帆是由首斜桅的前三角帆和中部主桅杆的横帆和后三角帆所组成的,这种小型盖伦船大多是作为私掠或者小型海盗船存在的,同时也担任这北海舰队中护卫舰和驱逐舰的角色。
真正的风帆战列舰统称为“三桅杆战舰”也是不严谨的,因为其首部斜向前伸出的那根,也应该算作桅杆,是为首斜桅,所以真正的较为常见的风帆战列舰,都是首斜桅加船身上的三根桅杆,前桅、主桅和后桅,一共四根桅杆所组成的。
在这四条桅杆中主要起到推进动力的是前桅和主桅杆,一般安置三条到4条不等的横桁,由下到上横桁的宽度依次递减,帆面也根据这些不同宽度的横桁而变化。
通常,前桅如果是三根横桁且风帆全部打开的话,那么主桅的最下方那根最宽的横桁上的帆布以收起为主,因为这时候的风都集中在前桅杆下横桁之上,如果打开主桅下横桁帆那么风力会被遮挡阻滞。
当然如果顺风条件特别好,而且这时候船只确实需要以最大航速前行,那么全帆装就会全部打开,这还包括前桅杆和主桅杆中部横桁上另行加装的二级横桁上的附加横帆。
至于后桅杆则主要起到配合舵机调整风向以起到调整航向的作用,所以一般设置一面上横帆再加上下方的斜三角帆。
这种拥有四根桅杆的盖伦船型就是威廉所设计的大型盖伦船,它在北海舰队中主要充当的就是炮台的角色。
相交于仅有一百五十吨排水量的二桅轻型单层甲板盖伦船,这种大型盖伦船普遍排水量在三百吨到四百吨之间,分作双层甲板布局,上层甲板左右各安放有八台可以大角度转向的大型床弩,在下层甲板上,更是三心病狂地安放了二十二台中型床弩,这样一来一艘大型盖伦船就拥有了四十台床弩,一侧的齐射火力更是达到了二十台。
原本威廉打算采用发射石弹的扭力弩炮既罗马弩炮作为火力输出的,但是由于其造价高昂,制造工艺复杂,不能发射更大的石弹,射击速度太慢,以及这种弩炮的弹道平直,无法抛射,和一般的床弩没有任何优势等原因,威廉选择放弃了罗马弩炮作为舰载武器,而是选择了成本更加低廉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所发射的巨大弩箭足以击穿目前为止任何一种战船,其威力不必成本高昂的罗马弩炮要小,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射击间隔更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