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五港市经济特区-《征服者威廉大帝》


    第(2/3)页

    五港市的兴起离不开英格兰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

    在地理位置方面,英格兰东南地区和大陆的弗兰德斯、法兰西北部仅仅隔着一道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两岸频繁的物质文化交流为该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通运输方面,该地区平缓的海岸线与宽阔的沿海滩地造就了许多优良的港口,为来往商船停靠提供了便利,使该地区成为英格兰和大陆贸易交流的重要枢纽。

    在农牧生产方面,沿海肥沃的沼泽平原和河口洲盛产粮食,是英格兰著名的粮仓。在靠近内陆的地区,自然条件则的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从而造就了当地发达的羊毛生产和出口业。

    大量的羊毛通过东南沿海组港口出口到弗兰德斯,为英格兰换回了丰厚的利润。此外,北海丰富的渔业资源,也带动了沿海港口渔业贸易的发展,在诺福克郡的雅茅斯地区组建形成了大型的国际鲱鱼集市。

    教会在东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历代统治者的扶植下,教会发展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封建领主。

    在11世纪,教会地产已经占到肯特郡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教会领主在该地区开垦荒地,吸引移民,大力发展农牧业,创造出繁荣的庄园经济。

    同时,包括五港市在内的东南地区港口城市大都为教会所有,在教会领主的庇护和鼓励下,这些城市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该地区的坎特伯雷即是英格兰的宗教圣城,优势英格兰的文化中心,在它的影响下,东南沿海地区伦敦和温切斯特等城市出现了繁荣的地域文化,而已南安普顿、桑威奇等沿海港口则利用交通之便,成为大陆文化传入英格兰的重要中转站。

    当然,在威廉的宗教改革后,包括肯特郡的教会地产和资产在内的教会财产都已经收归王室所有,五港同盟的主体五港市当然也是属于威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