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造纸术在向欧洲的传播历程极为漫长和复杂,在公元751年,唐朝高仙芝与大食国爆发怛罗斯战役,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有懂得造纸的工匠,造纸术便传入了西方。 第一个造纸工坊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的撒马尔罕,接着又在794年于巴格达兴建了第二座造纸工房,由此造纸术才开始逐渐向欧洲大陆传播。 但在此后的数百年里,造纸术仍旧被萨拉森人牢牢把持着,直到后来造纸术才逐渐由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逐步传入西班牙。 威廉在发明造纸术的时候实际上并非一帆风顺的,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这一进程极为缓慢,而威廉又因为有很多军政事务要处理而不可能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故而直到他参与了卡斯提尔的斐迪南一世所发动的萨拉戈萨十字军,攻陷了萨拉戈萨并俘获了一批造纸工匠之后,造纸术才得以顺利地被研发了出来。 然而,威廉在命令工匠发明出造纸术后,他并未将其公开,反而是严加保密了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时一种文明级别的核弹,在破除教会权威、发展文化和自然科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时机掌握的不好,很可能会引起教会的激烈反弹。 同样被威廉严加保密珍藏起来的还有印刷术,这种能够将事先雕刻好的文字木板将文字一份份地复制拓印的技术配合上造纸术,足以成为破除教会对宗教和文化知识的垄断。 印刷术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发明与唐朝时期的雕版印刷术,而活字印刷术要直到公元1041年由宋朝平民出身的毕昇发明出来。 相较于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欧洲这边铅活字印刷术则出现的更加晚一些,它最早是由约翰内斯·谷登堡于1455年在德意志的斯特拉斯堡发明的,身为金匠的他在为丰厚的利润欣喜之时,大概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西方活字印刷之父”,更不会知道自己的创举又将会为后来的世界带来何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威廉这边命令手下皇家工坊研究印刷术,自然是选择更加耐用和先进的铅活字印刷术。 制造铅活字的时候,工匠们首先要先制造出铸造铅活字的模具,同时在质地坚硬的铜板或钢板上刻出字母和花纹,然后将把刻出的图案按压在呈熔融状态的金属块上,由于铅和锡相对于其他金属来说更加柔软,便于切割成型,且兼具不易碎和又耐磨损的优点,故而在选用活字材料时工匠们在反复试验之后,选择了铅作为活字的材料。 在铸造好铅活字之后,把这些铅活字依照需要选取出来并安放在两个L型钢件夹具上加紧,并将其放入木质框架中用螺丝固定,如此一来便可开始反复印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