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银边墨兰-《凰矜》
第(2/3)页
宋婆尚且不觉,以为张氏高兴傻了。呷了口茶,又道:“是这么回事,小娘子送我那方绣帕。我喜欢的紧,天天带在身上。可巧昨儿沈娘子来县衙,跟我聊了几句,就看见了。沈娘子说啊,小娘子有天分。若好好教导,说不定将来比那吴阿巧还要出息呢!”
吴阿巧也是永年县人氏,阿爹是箍桶匠。她在传习所一学就是四年,专攻闺阁绣,也由此而名扬天下。
张氏愈发头痛,揉揉眉心,“沈娘子真这么说的?”宋婆腼腆的抿嘴笑笑,嗓门儿也小了许多,“哦,那什么,吴阿巧那句是我说的。可沈娘子确实说小娘子有天分。虽说错过了日子,也不打紧的。”又呷了口茶,害怕张氏犯糊涂,“这是天大的好事儿,你不会不许小娘子去吧?”
永宁县传习所主要教授刺绣,当然琴棋书画也要学,对于普通人家的女孩子来说,能进传习所生活便有了保障,最不济以后也能做绣娘维持生计。每年五六月间适龄又有意向去传习所学习的女孩子,就会选一幅自己最满意绣品呈上去,供沈娘子拣选。学成后,品貌端正,技艺精湛的有机会进皇宫做女工。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的确是天大的好事。对张氏来说并不是,她一千一万个不不愿意玉姝做匠妇。
张氏寻思片刻,迟疑道,“可玉儿的右手……”她阻止玉姝进传习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玉姝右手残疾。
原来张氏担心这个。宋婆咧开嘴,哈哈几声,“无妨,无妨!我都跟沈娘子说了,她说不碍的。”
怎么越是想躲就越是躲不掉?!
张氏盯着宋婆的嘴巴张张合合,心里反复念叨的都是这句话……要命的是事出突然,来不及商议。
“小娘子呢?快把这好事告诉她啊?”宋婆又扯开嗓子,乐呵呵的说。
张氏叹气。哎!话说到这份儿上了,随缘吧!反正都提心吊胆过了十二年,早习惯了!
听到这消息,玉姝且惊且喜,恭恭敬敬向宋婆行礼,“多谢阿婆关顾,玉姝得以一尝所愿!”
宋婆喜笑颜开,“小娘子心慈慷慨,才促成的这桩美事。”仔细端量玉姝,越看越觉得这孩子聪慧漂亮,可惜手有残疾……
六月十五这天,张氏精心准备了清风饭。玉姝端坐桌前细嚼慢咽,张氏温声叮嘱,“玉儿啊,要是先生教的不尽心,挨欺负受气了,咱就不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