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插桃枝-《凰矜》


    第(2/3)页

    写了不到五十字,百里极来了。

    二人客套几句。玉姝一指桌上的描金红漆攒盒,“这是永年县的糖渍金桔,百里郎君尝尝味道如何?”

    练完拳,百里极吃了一碗汤饼,可走这一路多少有点饿了,先吃个金桔垫垫肚子,他也不装假,拈起一颗丢进嘴里,嚼几下咽了,说道:“谢郎君唤我十一郎即可。”

    玉姝点点头,“哦,我行九,十一郎不如就叫我谢九。”

    他二人因为称呼的转变,关系似乎更近一步。

    百里极又拈起一颗糖渍金桔,这回不急着吃,而是捏在指尖翻来覆去看了片刻,若有所思道:“永年县,廖启,廖明府?”

    玉姝没料到百里极有此一问,愣怔一刹,顺嘴答音:“啊,是!是!”

    “廖明府就快高升至刺史了!”金桔咬了一半,剩下一半,上头印着四个清晰的牙印。

    玉姝眼角一跳。从凉州

    城赶往京都路上,百里恪和宁廉有意无意的会与她说些南齐朝堂的人事。但是,仅限于市井传扬开了的,大伙都知晓的事体。

    像廖启即将高升的消息,尚未坐实,他俩不会与她吐露半个字。

    百里极显然也是从百里恪那里得的风声,他却大咧咧的脱口而出。玉姝一时半刻摸不准百里极用心何在,便不做声,从攒盒里抓一把瓜子,慢慢嗑,想心事。

    廖启原是赵昶门人。在太子府时,她曾与廖启见过几面,但那会儿她年纪还小,两人并无深谈。后来,她在公堂上与廖启重遇时,前尘往事全不记得,待她记起,又没机会再见廖启。

    此时此刻,身处京都,从百里恪口中再次听到廖启二字,玉姝生出些许恍如隔世之感,暗自唏嘘。

    谢九不答话,百里极以为他对此事不感兴趣,便将话题转开,“今日,陛下与大皇子同去太庙祭祖,上玉碟,如此一来,大皇子就算正儿八经的认祖归宗了。”

    这是玉姝意料之中的,并不以为有何特别,淡淡说一句,“哦,是啊。”

    无济小和尚就是名副其实的大皇子了。玉姝口中的瓜子仁瞬间变得涩口寡淡,难吃的要命。

    百里极有些闹不明白谢九,昨儿个见他与阿兄俩人有来道去,说的可热闹。怎么到他这儿,就冷场了呢?思量片刻,又道:“哦,我阿娘吩咐我给你带来的胶牙饧、赍字五色饼和丸饼,方才我交予你家小仆了……”

    闻言,玉姝马上把廖启和无济小和尚全都抛在脑后,凤目骤然一亮,“胶牙饧?好久没吃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