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岑寂-《凰矜》


    第(3/3)页

    “有时,聒噪也没什么不好。”玉姝淡淡说着,语带戚戚。

    在镜花庵时,每日听的都是木鱼声、风声、诵经声。类似这般人间喧哗,根本没有。年深日久,她学会了体味孤清。

    从聒噪到岑寂,再由岑寂到聒噪,亦是修行。

    刚刚还是喜眉笑目,转瞬,便是这副寂寥神色。百里极忽然看不懂谢九了。又或者,他从没看懂过。

    玉姝并不知百里极此时正在剖判她是何种心思,径直来到竹梯前,撩袍步步蹬了上去。

    慈晔和秋昙紧张不已,生怕玉姝摔了,张开双臂一左一右护着。

    莲童跑到百里极近前,道一声,“有劳百里郎君。”便从他手上将墨池拿了过去,桂哲把斗笔在墨池里蘸饱,踩着鼓凳递给玉姝。

    玉姝左手执笔,在门楣上一笔一笔勾画。

    家家都画虎头,必然能分出高下。

    谢九所画的虎头,憨态可掬,目露忠直,最难得的是老虎脑门上的王字,颇具威势。

    百里极目不转睛的看着谢九笔下的虎头渐渐成型,忍不住弯起唇角。想不到谢九能书善画呢!

    寻常百姓人家有寻常之乐。

    身着衮服的赵旭带着赵尧同去太庙祭祖。这以后,赵尧就是真真正正的赵氏子孙了。

    虽然赵尧长发尚未蓄成,可也是英姿勃发少年郎模样。然而,赵旭目光都在赵尧腰间那条白玉带上。

    那是他行冠礼时,先皇所赠。今日,赵尧认祖归宗,又佩上这条白玉带,个中深意,只有他父子才能懂得。赵旭也被赵尧此举深深感动。

    这个孩子不单止宅心仁厚,也懂得人情冷暖。若把南齐交予他手,必不会愧对列祖列宗。

    一条白玉带,更加坚定了赵旭册封赵尧为太子的决心。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