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馋嘴的大狗-《凰矜》


    第(3/3)页

    玉姝不禁对百里忱另眼相看。

    恰如百里忱所言,杨相爷在朝中根基扎实,与三省六部的老臣子多少都有点交情,也能说得上话。像是册立太子这么大的事,并不是简简单单赵旭说句话,做出姿态就能成事的。

    身为臣子,揣摩出上意不难。难就难在是如何能把上意变成自己的意思,为皇上分忧奔忙。待事情办成,还得叫皇上念念不忘这臣子的好处。

    杨相爷在这方面,可说是心得颇多。否则,杨皇后做不了皇后,他也当不了丞相,更不能逐步分薄宁廉的权利。

    玉姝思量片刻,说道:“百里少卿,可否听某一言?”

    诶?谢九有话说?

    百里恪与宁廉对视一眼。

    从凉州城到京都这一路上,谢九除了养病,就是写写画画,得了空闲教婢子小仆读书认字,没做什么正经事。

    由于谢九是东谷人,百里恪对他也有些避忌,并非倾心相交。

    宁廉知道谢九来历,认为她不该过多接触政务,也就很少与她说有关南齐朝堂上的人事与各派关系。

    到了京都以后,大皇子赵尧的赏赐,前后三次送到靖善坊谢府。

    个中意思,相当明显。

    赵尧重视谢玉书,所以,赵尧也希望与他一派的,不管杨丞相也好,百里恪也罢,都能重视谢玉书。

    杨相爷尚未有机会结识谢玉书,他的态度还不明朗。不过,无论如何,杨相爷看在大皇子面上,都不会为难谢九。

    可百里恪和宁廉与杨相爷毕竟不同。他俩是大皇子亲口承认的臂膀。身为臂膀,哪有给主子拆台的道理。

    是以,这位谢九的话还是听听的好。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