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领先-《凰矜》


    第(2/3)页

    如果没记错的话,她去到镜花庵时,房之涣任职大理正。掐指算来,他今年六十多岁,也称得上是老臣子了。

    赵旭攫升他为大理寺卿,兴许就是看中他懂得帝王好恶。

    但是,为何房之涣这次不懂了呢?赵旭摆明了舍掉皇子昕,柳氏哪还能有翻身的可能?砍去柳维风这棵大树的枝杈,他还能活几天?房之涣真糊涂,还是柳氏有后着?

    玉姝凤眸微眯,且不管房之涣,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目光投向正在专心吃茶的百里恪,“房之涣这般糊涂,百里御使就该弹劾他啊,难道还让这条糊涂虫继续掌管大理寺?”

    茶汤含在嘴里还没咽下,百里恪刚想说话,茶汤含在嘴里还没咽下,呛的他连连咳嗽。好不容易止住,百里恪涨红着脸道:“谢郎君有所不知,非是督查院没弹劾,而是陛下护着房之涣。弹劾可以,措辞激烈的话,会不会触怒陛下?”

    “怎么会触怒

    ?陛下赏赐你还来不及呢。”

    “赏赐?”百里恪一时半会儿有点转不过弯儿。

    玉姝含笑为他解惑,“陛下之前护着房之涣,是因他懂得陛下心思。晓得陛下需要柳维风与定远侯相互制衡。或者,陛下想要册立皇子昕为太子,才会让柳维风做大,但因为有定远侯,他还在陛下掌控之内。

    现在形势完全不同。陛下想要册封大皇子为太子,那柳维风就是块非常碍眼的绊脚石。陛下从查剿匪银钱之日起,就是在踢走这块绊脚石。

    房之涣却还沉溺于陛下宠信柳维风的老黄历里头出不来。你想,陛下能不能中意这么没眼力见的大臣。不过在这节骨眼儿上,就算弹劾房之涣,陛下也不会对他多加苛责。说不定叫他告老还乡,彼此留个体面。”

    “谢郎君怎知陛下心思?”百里忱赞同谢玉书前边所言,却并不认同他后面所说告老还乡之类。

    玉姝捧起茶盏,“因为接下来会死很多人,陛下不会拿房之涣开刀祭旗,他会挑选柳维风一派的,做个先锋。”

    从她发现了那枚阴刻的蒋姓族徽开始,注定南齐朝堂会有极大震荡,有人升官,有人杀头。

    变局因她而起,但她无法全部掌控。

    宁廉等三人再次陷入沉默。

    谢玉书说会死很多人。他在说这句话时,不但镇定自若,还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漠。

    实情如何,百里恪晓得,宁廉也晓得。

    谢玉书那把钢刀把南齐朝堂搅成了一锅粥。他才是整件事的始作俑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