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襄王写信-《凰矜》
第(2/3)页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吗?”柳媞太阳穴突突的疼,悠悠叹息,喃喃低语:“我不外乎想要占得先机,居然失算了?!”
柳媞声如蚊蚋,万宝听不清她说了什么,他只知道有根死了,长春宫才能得保康泰。亦或是,一时康泰。
涣散心神重新归拢,柳媞目光逐渐狠厉,清清喉咙,沉声问道:“那什么儿的在宫里待了许久吧?”
“是、是。”万宝精神为之一振,“缕儿乃是韦昭仪家生子,一路跟随韦昭仪入到宫里,见得多听的就更多了。”言下之意,缕儿不是好唬弄的主儿。
柳媞十指用力掐住万宝手腕,唇齿轻启,言道:“韦昭仪疯魔了,那什么儿的尽心尽力服侍,着实苦了她了。早早投生去个好人家倒也不错。你说呢?”
闻听此言,万宝顾不得腕间痛楚,连声应和:“娘娘圣明!娘娘圣明!”
“此事务必办的妥当利落,别给内侍省或者千牛卫找麻烦,他们整日劳苦,怪不容易的。”柳媞吐了口浊气,心中像是揣了个欢蹦乱跳的小兔子,撞得她肋骨都快断了。
赵矜死了以后,柳媞深感决断不易。恍若每走一步,都不能称心如意。
然而,有危才有机。柳媞标帜明确,目的真切,她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光明殿上那把龙椅。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必然如愿以偿。柳媞暗暗为自己加油打气。
因着《襄王变文》憎恨谢九郎的襄王正于秋水宫里埋首书写谢九郎罪状。蛰伏于他胸中的那团怒火,尽数化作横竖撇捺跃然纸上。奈何他文采不济,写来写去总觉得隔靴搔痒,未能吐露痛快。
陶四娘手捧一盅丁香荔枝煎入到殿中,柔声对襄王说道:“王爷,歇息一阵再用功吧。”她望着散落地上写废的笺纸团儿心生疑惑。为何襄王弃了素昔常用的绢帛,改用笺纸了?她小心翼翼避过笺纸团儿,笑着向襄王款款而来,若不细看,很难发现她面上笑容带着些许勉强。
陶四娘对襄王彻底死了心。得了空闲,她头顶着秦十一娘同窗的名头去往长信宫寻秦十娘讨绣样儿。论起来,全都是陶四娘自己做下的孽。来到京都途中,陶四娘端着惹人厌烦的架子,秦十娘等等良家子都不与她亲近。现而今,陶四娘悉力修好,着实花费一番心思。
去长信宫的次数多了,陶四娘耳闻目睹晋王殿下整日抄经,不近女色,又犯了嘀咕。晋王怕且也是分桃那伙儿的。照她看来皇宫里,就皇帝陛下一位正经男主子。不过,陶四娘再怎样渴慕荣华,都不敢把主意打到皇帝陛下那儿去。
第(2/3)页